Research Fields

周详

Xiang ZHOU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周详,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江苏省双创博士,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景观建筑学院访问学者。先后获得欧盟Erasmus基金会、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日中友好会馆岸本基金会资助,赴欧洲和日本开展学术研究与学位攻读工作。目前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资助,主要从事遗产景观、景园管理、园林历史理论和城市更新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ZHOU Xiang, honored as the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SEU),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nd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Budapest Corvinius University. He has been successively supported by the Erasmus Foundation of European Union, China Scholarships Council, and the Kishimoto Foundation of Japan-China Friendship Association, to carry out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degree studies in Europe and Japan. Fund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and the Doctor Program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he is presently engaging at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landscape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urban regeneration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遗产与历史性城市景观数字化研究

景观感知与视觉景观研究

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品质营造

Education

● 2015-09至2018-09 东京大学,工学部都市工学系,博士;

● 2013-07至2014-07 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景观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 2012-09至2015-0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硕士;

● 2008-09至2012-06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士。

Publications

● Landscape Transparency: An Approach to Elucidating and Harmonizing Contradiction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25, 2.

● 从“临时都市主义”到“日常都市主义”:城市剩余空间社会性与公平性问题探析. 中国园林,2024,40(9):117-123.

●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遗产阐释体系建构与多元认知研究: 以苏州园林为例. 风景园林, 2024, 31(10):17-27.

● “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路径探究. 新建筑,2024(1):148-154.

● 周详, 吴欣雨.“透明性”视阈下景观空间矛盾内涵辨析[J].中国园林(学科顶刊),2023, 39(12):74-80.

● 周详, 刘轩轩,孙泽仪. 数字足迹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潜力与价值[J]. 国际城市规划(CSSCI), 2023,38(04): 58-64.

● Xiang ZHOU; Yuhang TANG; Junji SU. Heritage Corridor Routing Method From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and Digital Footprint Perspectives: The Case of Historical Urban Area in Nanji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CSCD). 2023,11(03): 11-37.

● Xiang ZHOU; Ji LI; Yifei LIU. Landscape-based Heritage Research and Practice[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CSCD). 2023,11(03): 4-10.

● 周详. 城市治理转型背景下街校合作型社区微更新机制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中文核心), 2023,3:1-6.

● 周详. 城市治理与空间转型下的遗产社区建设和公众参与机制设计[J]. 现代城市研究(中文核心), 2023,1:124-130.

● 周详#, 刘子玥,施佳颖*.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以秦淮河历史性城市景观为例[J]. 风景园林, 2022,9:18-25.

● 周详#, 孙泽仪,刘轩轩. 数字足迹支持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空间感知与游憩体验研究[J]. 新建筑, 2022,1:10-15.

● 周详#, 刘轩轩,孙泽仪. 数字足迹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潜力与价值[J]. 国际城市规划(CSSCI), 2022,1: DOI:10.19830/j.upi.2021.594

● 周详#, 成玉宁*. 基于场景理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消费空间感知研究[J]. 中国园林(中文核心), 2021,37(3):56-61.

● 周详#, 徐浩洋. 图像深度学习技术支持下南京秦淮河滨水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J]. 中国园林(中文核心), 2022,S2: 录用待刊.

● 周详#. 城市治理与空间转型下的遗产社区建设和公众参与机制设计[J]. 现代城市研究(中文核心), 2023,1:录用待刊.

● 周详#. 城市治理转型背景下街校合作型社区微更新机制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中文核心), 2023:录用待刊.

● Xiang ZHOU#; Yanbo LI*; Yuning CHENG*. Neighborhood, Community and Consumption: Study on the Socio-Spatial Structure during Two Boosting Epochs in Shanghai,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HCI), 2020,9(2):419-436.

● Xiang ZHOU#; Yuning CHENG*; Aya KUBOTA. Glocalization-based Analysis of Japanese Community Building Movement from A Micro-context Perspect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CSCD), 2020,8(5):32-45.

● Li, H, Cui, G, & ZHOU, Xia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y Protection of Urban Space in the Internet Er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CSCD), 2020,8(5), 110-119.

● Xiang ZHOU#; Yuning CHENG*. Discussion on the Segreg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Daily Living Space within Shanghai Historic Lane Neighborhood, Home Cultures (A&HCI), 2019,16(3):163-190.

● 周详#, 成玉宁*. 传承与创新:东京文化资源区与新都市生活的耦合机制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CSSCI), 2020,35(5):54-62.

● 周详#, 成玉宁*. 从社区营造到四域联合:以东京奥运会为背景探讨日本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J]. 新建筑,2020(5):5-9.

● 周详#, 成玉宁*. 产权制度与土地性质改造过程中上海里弄街区城市功能再定位的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 (CSSCI), 2019, 26(5):63-72.

● 周详#, 窪田亚矢*. 国与家之间: 论上海里弄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断裂与统一[J]. 风景园林, 2018, 25(04):34-40.

● 周详#, 窪田亚矢*. 介置、转置、原置、重置与并置:上海石库门公共消费空间重塑[J]. 新建筑, 2018(1):109-113.

● 周详#, 窪田亚矢*. 东西相会:住居文化融汇视角下的上海里弄形态溯源与身份解构[J]. 建築學報 (TSSCI), 2017, 102(12):1-12.

● 周详#. 以川越为例探讨日本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社区营造[J]. 南方建筑(CSCD), 2017,6:94-99.

● 周详#.日本街区保全型社区营造的发展与实践[J]. 景观设计学(CSCD), 2017(5):10-25.

● 周详#. 戏剧与园林艺术:空间隐喻性辩证关系探究[J]. 新建筑, 2015(1):145-149.

Awards

● 2024,东南大学2024届“最受毕业生欢迎老师”;

● 2023,第十二届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学生设计竞赛三等奖;

● 2023,雄安新区管委会电力能源设施融入式景观设计创新奖;

● 2023,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优秀执行编委;

● 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科研项目;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入选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科研资助项目;

● 2022年,东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

●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 2020年,第六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最佳实践带队教师”;

● 2020年,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优秀班主任”; 东南大学第十六届吾爱吾师“院系最受欢迎教师”。

Working Experience

● 2022-04至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 2021-06至今,UTM,景观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联合博士生导师;

● 2024-06 至 2024-10,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 2024-06 至 2024-10,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 世界遗产研究中心, 研究员;

● 2018-09至2022-04,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讲师。

Activities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编委,2025.01—2026.12;

● 《风景园林》,特约编委会委员,2023.11—2025.10;

● 《中国城市林业》,青年编委,2023.03—2027.02;

● 《World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编委;

● 《城市中国》,特约观察员,2019年-至今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3.11—2028.11;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委会,委员,2023.06—2028.06;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专委会,青年委员;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委,委员,2023.06—2026.06;

● 南京市侨联青委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Fund

● 信息传递模型支持下历史性城市景观时空感知测度与文化连通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24.09-2027.09;

● 中外比较视阈下“景观美育”教学创新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23.09-2025.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2008085),数字足迹支持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游憩体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主持人;

● 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基金(编号5201002116A),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景观社会学教学方法研究,项目主持人;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3201002002C2),基于游憩者数字足迹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场景”概念的建构,项目主持人;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3201009451),基于多源数据的历史性城镇景观空间行为调控机理研究,项目主持人;

● 江苏省双创博士资助项目(编号1101000234),景观遗产与历史性城市景观研究,项目主持人。

● 2024,第60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大会(IFLA 60 World Congress),《Heritage Interpretation System and Multi-dimensional Cognition by Landscape Anthropology》,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202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年会,《景观人类学视角下遗产阐释体系建构与多元认知研究》,中国·南京

● 2024,“日常的遗产与空间生产”学术论坛,《从“临时都市主义”到“日常都市主义”:城市剩余空间的社会性与公平性》,中国·苏州

● 202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大会科学研讨会(Scientific Symposium of ICOMOS GA 2023),《Behavior and Experience: HUL Perception based on Multi-scale Perspective》,澳大利亚·悉尼

● 2023,文化·遗产·景观:第四届长江经济带景观与生态国际论坛,《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数字化呈现》,中国·重庆

● 2023,第六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数据中的城市:基于数字足迹的城市研究》,中国·南京

● 202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专委会“城市更新与城市自然系统”论坛,《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性城市景观遗产廊道选线方法及其数字足迹感知研究》,中国·沈阳

● 202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数字技术与文化景观”论坛,《数字足迹景观研究进展》,中国·上海

● 2022,“面向未来:风景园林师在变化世界中的角色“2022南京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学术会议,《城乡折叠:面向乡村振兴的景观思考》,中国·南京

● 2022,未来社区:关于空间、权利、组织的提问.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UCRC)未来社区学术沙龙,《韧性社区与守望相助》,中国·上海

● 2022,国际视野下的古镇创生方法与再认识:2022黎里古镇国际生态艺术学术沙龙,《Tourism Observing the World》,中国·苏州

● 2022,LA Frontiers《景观设计学》杂志青年学术沙龙,《漫谈论文写作与研究进路:从演进的社区到变化的景观》,中国·北京

● 2021,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hop: Public Parks as Heritage Sites,《Growth Beyond Boundary: Research on the New Syntagmatic Relation between Garden and Community under the Support of Digital Footprint》,匈牙利·布达佩斯

● 2021,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风景园林与城市更新”,《数字足迹支持下遗产景观的空间感知与游憩体验研究》,中国·北京

● 2021,第五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基于数字足迹视觉感知分析的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空间价值评估》,中国·南京

● 2021,第7届北京林业大学“城市.风景.遗产”学术论坛,《乡村景观观想:遗产与资产》,中国·北京

● 202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系列青年论坛第一回“遗产与城市历史景观”,《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中国·上海

● 2020,第二届长江经济带景观与生态国际青年论坛,《景观、遗产与社区: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中国·重庆

● 2020,第六届“壹江肆城”建筑院校青年学者论坛,《数字足迹支持下遗产景观的空间感知与游憩体验研究》,中国·武汉

 

Pres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