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商场,一种中国特色?|艺术主题化商场1

HOME    消费空间    艺术 商场,一种中国特色?|艺术主题化商场1

 

  • 商场艺术在中国为何会爆发式增长?

  • 第一位来中国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是谁?

  • 中国商场与当代艺术第一次碰撞是在哪一年?

 

 

 

 
商业空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物之一。二十世纪初,香港、广州、上海作为全球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哨所,华商先后建立起四大百货。一时间,百货公司成为塑造城市景观的消费空间,休闲、娱乐、体验活动已是名目繁多。等到中国再次加入全球化资本市场,已经是1990年代市场化改革。消费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使得内地百货公司再次兴起,港资外资来者不拒。欧美偏向仓储式大卖场(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宜家),日本将百货公司移植过来(八佰伴、伊势丹、大丸)。而东南亚和香港资本主打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业态,日后在这场消费空间竞争中获得了绝对优势,成为内地资本仿效的模式。(延伸阅读:商业综合体的前世今生
 
△ 2018年落成的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六合路商业街。Curtesy/gooood.cn
 
 
 
从上海淮海路开始
 
2000年,香港九龙仓投资的大上海时代广场开业,成为淮海路商业综合体的开创者。同时还是国内最早一批引入艺术业态的商场,推出“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文化营销思路。2006年起,多年打造圣诞主题艺术展,还通过与各国领事馆、国际企业品牌、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合作,开展国际性的艺术活动,甚至打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这种集合内外各个资源,广纳公众参与的艺术-商业运营模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 2009年10月,大上海时代广场“德国周”期间的中德当代艺术展,邀请了21位活跃在中德当代艺术最前沿的优秀艺术家。Curtesy/sohu.com
 
△ 2010年6-7月,狮语画廊在大上海时代广场推出“艺术天空”展,在五层高的中庭悬挂了18件抽象画作品。Curtesy/artlinkart.com
 
大上海时代广场文化营销的思路,给此后艺术-商业空间的普遍化提供了示范。2012-13年间,国内崛起了一批主打艺术-商业的购物中心,代表是北京的侨福芳草地,上海的K11。前者以室内开敞空间作为艺术品永久展示基地,后者则提出“博物馆零售”概念,创造“艺术•人文•自然”三大要素的融合。此后,艺术介入商场的各种形态,在中国都能找到戏仿、学习、创造的案例。
 
除了玩转西式当代艺术、时尚之外,本土化的艺术元素也开始被挖掘。例如,南京新街口的德基广场在2015年推出了“活在南京”老物件展。德基广场定位南京城市文化客厅,侧重本土艺术在商业空间的呈现。2017年,德基美术馆在德基二期开业,将中国古典艺术作为馆藏精品:佛造像、宋瓷、明式家具、中国古代绘画。
 
 
 
 
 
 
2012
北京侨福芳草地开业
 
2013
上海k11开业
没顶公司推出艺术品牌“徐震Xu Zhen”
 
2014
成都IFS开业,装置艺术爬墙熊猫
 
2015
安迪·沃霍尔作品展,上海悦荟Mosaic4
 
2016
“徐震Xu Zhen”推出首家品牌专卖店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揭幕
 
2017
上海爱琴海联合北京UCCA呈现公共艺术项目“镜像”
南京德基美术馆开业
 
2018
上海LCM置汇旭辉开业,引进大英博物馆IP
广州K11开业
 
2019
香港K11 MUSEA
北京SKP-S
 
2020
上海TX淮海年轻力中心
武汉K11年底开业
 
 
 
2010后,新中产突然冒出来
 
商场-艺术之所以在2010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与中国消费环境的形成密不可分:
 
从经济指标看,2010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0%,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购买力平价超8000美元;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占GDP比重超50%。
 
从市场环境看,2015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多个消费领域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化改革以来购物中心的兴起,给艺术提供了展示空间;2010年以来,中国电商购物崛起。2012年,双11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68%,达191亿元,2013年增长83%,达350亿元。也就是这两年,网购开始成为大众媒体讨论的对象。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真正意义上面临电商竞争下的巨大转型危机。
 
从消费人群看,都市新中产人群规模性出现。1981年,在经历第一波生育高潮后,中国出生人口再次突破2000万,这波出生高峰一直持续到1997年。期间,有超过3.7亿人出生。按照中国60%的城市化率,这一时期出生的人至少有两亿在城市。此外,中国普通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录取和毕业人数急剧攀升。至2020年,二十一年间中国高校毕业人数达1.1亿。中国城市中年轻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非常可观。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超过50%。不论是相关领域的策划者、从业者,还是消费者、爱好者,都有了规模化出现的基础。
 
 
 
 
美国人带来了艺术新思潮
 
另一方面,中国的当代艺术和思潮,是伴随着1980年代对外开放引进西方价值才出现的。1982年11月,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到访中国,在北京游览天安门、故宫、长城等地,还有北京市百货大楼。同一年,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也来到中国,到访安徽省泾县,只为一睹古老的宣纸制造工艺,并与当地的艺术家、匠人共同创作作品。
 
△ 安迪·沃霍尔在天安门广场。Curtesy/pinterest.com
 
1985年9月,美国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应北京大学邀请来华进行一个学期的讲学,演讲稿后以《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1986)之名出版,是他学术生涯唯一没有翻译成英文的著作。他对于后现代文化、后现代主义的阐释,对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深刻影响了学界、文艺界乃至大众的认知。 
 
△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Fredric Jameson, 1992.
 
1985年11月,劳森伯格再次访问中国,并将他彼时正在进行全球巡回展的拼贴作品带到中国美术馆和西藏展览馆展出。他的作品有意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绘画中除了油彩,还拼贴着报纸、广告牌、石膏、工业零件、布料、破旧轮胎,甚至是动物标本等物件,开创了所有能剪能贴能拼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创作的先例。 
 
Robert Rauschenberg, Buffalo II (1964)
 
△ Robert Rauschenberg - ROCI China, Bank of China(1985)
 
这是美国的当代艺术第一次与中国观众直面接触,他也成为首位在中国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短短18天的展期里,展览吸引了逾30万人次的观众。“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不仅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还促进了中国 ’85美术新潮的发展,尤其在装置作品和拼贴绘画方面。劳森伯格作品展无疑是让当时已经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对西方先锋观念有了切身的体验,从而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成名的艺术家。
 
△ 1985年11月,“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现场。Curtesy/elephant.art
 
 
 
1999,商业+艺术第一展
 
经过八十年代西方价值的引进,到九十年代,当代艺术展和艺术家群落,在中国已经初具规模。但当时正规的美术馆、画廊体系还不完善,艺术家们只好到处寻找空间求得更广泛的展示参观,像办公楼地下室、住宅楼地下室、商场内的超市、家具城,甚至马路上……早在1999年4月,包括徐震、杨振中、宋冬在内的一批年轻艺术家,在淮海路的上海广场4楼,策划举办了“超市艺术展”(Art For Sale)。
 
“超市”艺术展的展厅,由两个相连的空间组成,一个是未装修的商场空间,一处是尚未开业的超市。观众需要先进入“超市”,才能进入“大展厅”。艺术家在展厅穿梭,为观众导览,把艺术品当做超市商品般售卖。但原定半个月的展期,到第三天,便因为“有人举报本次展览有问题,因未经上海当地文化部门审批”而关闭,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留下一笔的颠覆性展览”,也引发当时包括《新民晚报》在内的主流媒体大量的负面报道。
 
“超市艺术展”也成为中国商业空间结合艺术展览的“开山”之作。
 
△ 有关“超市艺术展”的媒体报道版面。Curtesy/aaa.org.hk
 
九十年代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在上海批量的出现,为各种活动提供了临时性的闲置空间。艺术家们抓住这个时机,让当代艺术就这样“闯”进了商场。从2000年上海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逐渐发展完善起来,有更多的画廊、机构、美术馆建立,展示空间不再是稀缺资源,艺术与商场的关系又疏离了一些。
 
媒体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到了2004年,包括《东方早报》在内的不少大众媒体逐渐和艺术家建立了固定的联系,不但愿意作为协办方出现,甚至提出要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展。等到几年后艺术与商场再次接触,已经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化营销的玩法了。
 
2010年,有文章还在疑问,“商场艺术”到底是什么?是在商场里进行展示的艺术,还是专为商场展览而创作的艺术?“是否艺术品从798艺术区搬到商场就是商场艺术?”
 
2012年后,随着商场艺术成为现象,舆论已经变成“购物商场走向艺术之路”、“中国商场艺术正在成为潮流”,“商业里的艺术能走多远”等等。
 
 
在“超市”艺术展十几年之后,同样位于淮海路的K11干脆就是以“艺术商场”作为自己的身份标识,“见得多了”的中国消费者们,也完全不会再觉得商业空间里面出现艺术展览有什么稀奇。2009年,艺术家徐震也开设了没顶公司,走出一条艺术商业化、品牌化的道路,把商业全面纳入创作体系。中国加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环境下,艺术与商场的结合也被压缩成一团,难分彼此。以至于有文章认为,美国应向中国学习。因为在美国,像当下中国商场里各种“艺术+零售+品牌+IP+……”的沉浸式购物体验,仍然少有尝试。
 
 
 
 
消费艺术or艺术消费
 
艺术为什么介入商业空间?曾有研究报告总结出以下几条:
 
  • 商业购物中心地位置优越,大部分位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客流量大,凝聚了大量有效的精英白领阶层,为艺术体验提供很好的转化桥梁;

  • 购物中心需要多种类型的艺术形式来引流,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影响人流动线,实现整体商业增值和效益;

  • 知名度高的艺术家(如莫奈、毕加索、达利等)在商业购物中心举办更容易将艺术走进消费者身边,刺激大众对艺术的关注和消费,提高大众的艺术素养和消费渠道。

 
这些原因是最容易理解的,但也是侧重于那些把艺术品和艺术展搬到商场里的行为,更多还是“在商场里进行展示的艺术”,而不是“专为商场展览而创作的艺术”。
 
商场作为一种普遍的消费空间,背后的理念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
 
“六八运动(Protests of 1968)”之后,西方国家转型消费社会,1980年以来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更加速了这一进程。城市的商品化、公共事业和空间的私有化,公共性衰退、零工经济、个体化生存……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全面渗透进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当代艺术作为一种诠释价值观的手段,也开始关注消费社会和各种伴生的问题。这一过程中,艺术自身也在变得消费化和商业化。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把这一问题抛到了不得不面对的境地。
 
△ 1972年德勒兹与加塔利合著的《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是受“六八”影响的代表作,提出将欲望生产和社会生产相连结。
 
在西方,出现了许多在商场空间中展示的展览,直指消费话题。如2011年,艺术家Peter Gibson(又名Roadsworth)Brian Armstrong在蒙特利尔的伊顿购物中心展示装置作品 “易碎品”(Fragile),通过大约20,000个塑料瓶,500个铝罐,气泡包装,数千个衣架,纸杯和数百平方米的纸板 ,将购物中心变成了一个废弃物生态系统。用泡沫包装制成的鱼吊在中庭,墙壁上装饰着纸板树,空塑料瓶码放在百合池里和自动扶梯的侧面。
 
△ “易碎品”(Fragile)展示现场。Curtesy/inhabitat.com
 
2017年,在布达佩斯的购物中心MOM Park,设计师Kissmiklos用4000个虚拟的价格标签吊装在弦上摇摆。绝大部分标签价格标为零,但其中隐藏着一些实际价格的标签,访客可以找到这些价格标签来赢得奖品或折扣券。这个名为“Just Decoration”的装置将消费主义环境转变为视觉艺术体验,通过将艺术品降级为装饰和访客体验级别,来反讽当今浅薄的消费文化。
 
△ “Just Decoration”标签装置现场。Curtesy/kissmiklos.com
 
在中国,如策展人鲁明军所言,2008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极大地刺激了中国艺术市场和博览会的扩张,而这一局面的变化反向地影响了艺术家的生产方式,加之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助推,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节奏,这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强化了艺术的商业属性和消费功能。”
 
 
 
所有能被展示的都是艺术
 
当消费主义在城市空间无孔不入的时候,无论是商业空间运营方,还是艺术策展方,就开始拼命寻找那个叫“公共性”的东西,用“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获得最大的综合价值。(延伸阅读:“公共空间”的迷思)于是,当代艺术因为其展示属性,越来越称呼自己为公共艺术。商业空间——尤其在中国城市当中本来就缺乏公共空间——正在标榜自己的公共性。

2019年底才全面开业的BFC外滩金融中心,在2016年率先开放了其中一处空间——复星艺术中心。单是其不断旋转变换的建筑表皮,就足够吸引经过外滩的人群。建筑物本身,就是公共艺术。我们只能在各种城市—景观装置的消费体验中寻找公共性了。
 
△ 2019年3月,复星艺术中心的草间弥生展。Curtesy/qunar.com
 
“超市艺术展”之后,徐震在2007年又推出了作品“徐震超市”。这一作品是一家小便利店模样,里面的商品、陈设与平常便利店无异,但所有商品都是空壳,抽走固体和液体,只剩下包装。“便利店”还有收银台负责结账,这些空壳仍可以明码标价售卖。这件作品此后经过几个版本的演变,放置在不同的城市空间中——街道边,美术馆,拍卖会……安迪·沃霍尔曾说,“成功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徐震超市”完全映衬了这个观点:“展览的都是商品,能卖的才是艺术。”
 
2020年6月,“徐震超市”又搬到了淮海路上的TX淮海年轻力中心(原华亭伊势丹)。对于这一观念艺术作品,可能没有比在商场里展示更好的归宿了。
 
△ 2016年,上海愚园路街边的“徐震超市”。Curtesy/artron.net
 
△ “徐震超市”在TX淮海《野蛮院线》展的现场。摄影/宋敖
 
最后,回到本雅明的著名论断:现时代的艺术,以追求展示价值为核心。
 
因此,当代艺术,追求展示的价值。商业空间在今天,无论演变到什么形态,其本质也在于展示。艺术“展示”的是某种思维、观念。商场“展示”的,最开始是商品本身,如今则更多的是在“展示”某种文化场景、使用场景、生活场景。因此,在“展示”这个层面上,艺术与商业空间具有了一种天然的对等性。或者更进一步说,所有能被展示的都是艺术。
 
在所有的城市空间都正在被消费化的趋势下,艺术是否进入某个具体的商场已经不重要,城市本身,就是巨大的商业空间。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商场。特别是那些大都市,他们在全球市场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角色不是农业、不是生产,而在于购买、消费这样的行为和功能。艺术在其中,也将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
 
 
本文研究成员/宋代伦+崔国
 
“艺术主题化商场”系列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UCRC)
策划:崔国
研究成员:宋代伦,杨松飞,潘晔,唐菲
烁业商业、门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