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VS购物中心:城市区位袭夺战|艺术主题化商场5

HOME    消费空间    美术馆VS购物中心:城市区位袭夺战|艺术主题化商场5
 
 
 
2010年以来,国内城市的美术馆、艺术展览、画廊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购物中心,比如上海K11美术馆、北京SKP-S、北京侨福芳草地……但如果放到全世界范围做比较,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并非“普世价值”。正如《城市中国》此前讨论艺术与商业空间的文章中,认为这可能只是一种“中国特色”。本文将结合图表、地图等数据,讨论中外大城市美术馆和购物中心在空间上的关系,以及国内大城市之间两者关系的比较。
 
 
 

西方美术馆占据城市核

东亚购物中心遍布城市

 
内地购物中心的艺术空间模式从上海出现。2013年之后,上海含艺术业态的综合体发展十分迅速,艺术展览、空间逐渐成为商业综合体标配。 
 
△ 上海每年新增含艺术业态综合体数量图
 
与之对比,西方(大)城市的艺术空间更多还是分布在独栋的美术馆、画廊中,而不是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
 
中外城市购物中心和美术馆分布图
 
上海
 
北京
 
香港 
 
伦敦 
 
巴黎 
 
洛杉矶
 
结合以上分布图,我们可以归纳出几条现象:
 
  • 伦敦、巴黎的购物空间形态以购物街、市集、拱廊为主,商业综合体数量相对较少。北京、上海、香港的购物空间形态以商业综合体为主,数量、体量远大于欧美城市,商业综合体同时占据城市核和郊区新城。
 
  • 伦敦、巴黎的美术馆密度远大于上海、北京,美术馆的区位条件也好于商业综合体。北京、上海的购物空间大量占据城市核地段,区位条件远好于美术馆,艺术空间往往和市中心商业空间结合。
 
  • 洛杉矶的购物空间形态以郊区大盒子模式为主。伴随小汽车通勤、郊区蔓延、土地功能分区等因素,美国的购物中心目的性更强,购物更多是需求型、目的型消费,而非认同型消费,与艺术消费的逻辑相悖,因此美国的购物中心不太有艺术的成分。
 
  • 东亚和欧洲大城市大多遵循土地多功能集约利用的模式,市中心分布许多集办公、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建筑密度高,公共交通便利,商业集聚,人流量大。因此,无论是在传统的展示空间还是购物中心,艺术都拥有良好的人群基础。
 
总的来说,由于欧洲强大的博物馆、美术馆体系和传统价值,商业空间-艺术虽然在此发轫,但至今并不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事物。即使走出传统展示空间,也更多是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即使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美国,艺术展示也往往出现在商业街区,而非室内商业综合体。
 
 
 
 
△ 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公共互动装置《从前有一个地方》(Once Upon a Place, 2017 ),由阿富汗裔美国艺术家阿曼·莫贾迪蒂(Aman Mojadidi)创作。艺术家改造了三座电话亭,要求公众的直接参与和体验。接听电话后,听筒会传来艺术家采访的70位世界各地移居到纽约的移民的故事。
Coutesy: dispatch.com; hyperallergic.com 
 
 
 
相比欧美
中国艺术消费仍在起步阶段
 
欧洲:艺术品消费市场需求大
 
欧洲的艺术展示空间和艺术品交易市场相对成熟,艺术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投资的层面,而是进入了日常的大众消费层面,买一幅画、一件物挂在家里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此欧洲的美术馆和画廊有固定的艺术品消费群体,不需要通过购物中心引流。同时正因为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欧洲的美术馆和画廊本身就处于区位条件较好的市中心。
 
美国:美术馆资金来源大头来自社会和政府赞助
 
美国博物馆和美术馆资金来源分为四大块:社会赞助、政府资助、自身营业收入和投资收入。根据美国博物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2019年的数据显示,据美国博物馆协会2006年的财政数据显示,在博物馆的收入来源中,社会资助占了最大的比例,为35%,包括个人捐助、企业和基金会赞助;其次是营运收入,为31%;再次是政府拨款,为24%;最后是投资收益,占10%。这个比例在不同博物馆之间会有很大差别,通常小博物馆得到的政府资助更少,它们更依赖于社会的支持和自身的营业收入。
 
中国:艺术消费市场还在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艺术空间的运营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官方性质美术馆: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或低票价,艺术展览主要承担宣传教育、交流、学术等非商业功能;
 
2. 民营美术馆、画廊:私人创办或由个人名义、公益基金会或企业赞助。盈利方式主要是艺术品交易,也包括门票和艺术衍生品收入。以盈利为目的,同时也希望发挥企业的社会效应,提高企业知名度;
 
3. 购物中心艺术空间:与商业结合紧密,盈利方式主要为展览门票和衍生品收入。
 
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目前还在市场培育阶段,艺术品交易大多以投资为目的。此外,捐赠的习惯在中国还未形成,国内的私人美术馆大多是创始人自掏腰包。国内的艺术消费更多还是展览和艺术衍生品消费,这也是国内民营美术馆和画廊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民营艺术机构越来越多地进入购物中心,希望通过购物中心的引流作用获得更多盈利。
 
这也导致了国内购物中心的艺术展览更多集中在新媒体、光影艺术、装置艺术这样接受门槛较低的展览,以及莫奈、达利、毕加索等知名度高的艺术大师作品展,同时在展场的设计布置和宣传推广上降低门槛,以吸引更多人流。
 
△ 2011-2017年中国民营美术馆细分收入情况
 
△ 2011-2017年中国文化部美术馆细分收入情况
 
 
 
  

△ 北京、上海、武汉三地美术馆与购物中心分布图(蓝色为美术馆、红色为艺术中心)。数据方面,三座城市的美术馆与购物中心数据均是在百度POI数据下查询、验证、整理而来。兴趣点通过GIS可视化,进而被绘制成地图。

制图:洲洲

 
 
 
北京=艺术高地
上海=商业中心
武汉=?
 
 
视线转移到国内。通过比较北京、上海与武汉的美术馆与购物中心,希望发现或验证不同城市中这两类场所的分布特征与规律。
 
通过GIS分析功能,每个兴趣点到城市中心的距离都被精确测量,进而计算得到各城市中心城区的两类场所距市中心的平均距离与标准差。此外,辅以计算密度的各城市面积与人口则来自与这些城市的2019统计年鉴。 通过对数据整理、计算、分析,得到以下发现:
 
先物质,再精神
 

△ 北京、上海、武汉全市与中心城区两类场所数量与中心城区两类场所占总数比例

 
从绝对数量来看,三座城市中,北京的美术馆最多(494家),上海的购物中心最多(503家)。北京的美术馆多于购物中心;上海则相反,购物中心比美术馆多。
 
从密度来看,根据面积计算,上海每平方公里的美术馆与购物中心数量(面积密度)明显高于北京和武汉;但若根据2019各城市常住人口计算,则三个城市的相对数量排位与前述绝对数量排位一致。
 
无论城市间还是城市内的数量情况,都体现出北京的艺术资源优势与上海的商业资源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一些既有的城市印象:北京是“艺术高地”,而上海是 “商业中心”。
 
△ 三座城市每平方公里美术馆与购物中心数量
 
△ 三座城市美术关于购物中心总数与每万人数量
 
武汉的两类场所的绝对数量与万人数量都明显低于两座一线城市,且相较而言美术馆差距更为明显,说明武汉的商业发展领先艺术发展,侧面体现出城市发展“先物质(购物中心)再精神(美术馆)”的规律。
 
由中心至外围
 
从三座城市中心城区两类场所分别占全市总数的比例来看,可以发现发展相对滞后的武汉,其两类场所在中心城区场所占比明显高于北京和上海,且美术馆的这一比例高于购物中心。这说明在发展不饱和期,商业与艺术场所,尤其后者,对人的需求较高,因此发展“由中心至外围”。
 
而反观两座发展相对成熟的一线城市,美术馆在中心城区的比例均低于购物中心,说明当满足基本需求后,艺术资源更加倾向于向外拓展,这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两类场所商业模式的不同造成的自然分化。购物中心现金流丰沛,更有能力承担市中心的高运营成本,同时也更加需要人流以满足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独栋的美术馆在中国还比较小众,且相当一部分是非盈利机构,无论从能力还是意愿上,都会更倾向于在市中心外围较便宜处选址。
 
聚集还是分散?两说
 

△ 三座城市中心城区两类场所距城市中心点的平均距离与标准差

 
根据各城市中心城区两类场所距城市中心点的平均距离与标准差,结合它们中心城区两类场所的数量,发现三座城市呈现出不同规律:相对发达的北京和上海,数量较多的一类场所分布较为分散(标准差大),弱势资源更加集中(标准差小);而在武汉则正好相反,强势资源更加集中。
 
 
 
 

△ 武汉两家K11购物艺术中心,分别位于洪山区光谷(上图),和硚口区解放大道(下图)。

图片来自网络 

 
 
 

越是早期、弱势

愈发依赖商业空间、抱团
 
综上分析,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阶段,可以初步得到一下几个结论:
 
  • 北京艺术资源更丰富,上海商业资源更丰富,符合这两座城市的既有公众印象;
  • 发展较早时期,城市商业资源的发展会先于艺术资源;
  • 同样在发展早期,商业与艺术资源都会更倾向于在城市中心发展,后者更甚。而在相对成熟与饱和时期,艺术资源更倾向于外溢;
  • 在分布的聚集度上,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同样呈现出分化:处于发展不饱和期的武汉,强势资源更集中,而处于发展饱和期的北京上海,则相反相对弱势的资源更加集中抱团。
 
 

本文研究成员

数据研究:张晓洲、潘晔

编辑:宋代伦、崔国

制图:林记

 

 

“艺术主题化商场”系列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UCRC)

策划:崔国

研究成员:宋代伦、杨松飞、潘晔、唐菲、张晓洲

烁业商业、门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