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研究该怎么做?|城市八部2023回顾

HOME    NEWS    城市研究该怎么做?|城市八部2023回顾

2023年,城市八部成员开展了5个专题研究,进行了7次展示与分享,实地调查了5座城市,设计了4个城市规划项目。为实现这些成果,我们完成了新一批(第七期)海外观察员的招募,以及一批新成员的加入。

 

《城市中国》杂志、城市八部联合推出与杂志同名的对话型视频节目,是国内首个关注城市专业类话题的深度对谈节目。通过邀请非规划专业的研究者、从业者,从社会学、制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批判性地讨论城市发展中的实践活动,传播多元的话题认知视角和观点。第一季的视频节目以《追逐未来》为主题,邀请了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罗小茗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作为对谈嘉宾,探讨中国式未来城市的、未来社区建设中隐含的各种流行做法、意识形态等问题和现象。接下来,将邀请沙丘研究所创始人进行城市前沿议题的思想碰撞,敬请期待。

 

 

微信文章:

《张晶轩|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与转变》

《崔 国|中国城市化浪潮下的人群分化与空间价值》

《朱喜钢|中国城市的中产化:正名与选择》

《王佳琦|家庭韧性:房子与中国城市社群的未来》

《张宇星|空间经济:未来城市区域价值新逻辑》

《沙丘|城市化“下半场”,为何必须谈公共空间?》

《中国住宅的未来——从“近亲繁殖”到“城市填充”》

《尔湾:精英社区背后的新城市主义空间发展及人群变化》

继城市研究类图书《未来社区:城市更新的全球理念与六个样本》出版后(当当网有售),今年《城市中国》93期杂志《未来社区》上市,从时间、空间、自然、技术、组织这五个维度展开,对中国式未来社区进行批判性观察和讨论。试图解答:目前的社区存在什么深层问题(非表面现象)?什么样的社区(根本性标准)是属于未来的?我们又能用什么方法使未来的社区变得更好?本期内容在规划、建筑学科的基础上,也引入更多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见解,以拓宽对这一概念的认知。

 

微信文章:

《崔国|未来社区的十大局限》

《崔国|假以“未来”之名的社区》

《汤海孺|诊脉“未来社区”》

《解析未来社区的八个内涵》

《空中连廊的用途与滥用》

《“主题城市”是我们的明日之城吗?》

《未来是关于“智慧”的单一叙事吗》

《普推前夕,“标准化”才是第一“陷阱”》

《杭州演讲|何种未来?怎样的社区?》

依托海外观察员体系,开展了对全球城市更新案例的研究,以求为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城市更新提供不同的思路。此外,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授予城市八部崔国专业人才证书。

 

微信文章:

《墨尔本:艺术与咖啡带来的拼贴城市更新》

《墨尔本:Fitzroy街区多元化背景下的地方社团促进更新》

《都柏林:坦普尔酒吧区——普利兹克奖得主主导的城市更新》

《都柏林:坦普尔酒吧区的文化营造更新与多方共建》

《奥斯陆:首都“二维码区”更新的罪与功》

《奥斯陆:首都转型战略下的“二维码区”更新》

《巴黎:“社区生命力计划”的介入式“治疗”》

《巴黎:公权力导向下的商业空间针灸式更新》

《香港:利东街旧区重建中的权力结构失衡与博弈》

《香港:利东街的更新之争——旧区重建中的居民参与》

更多观察文章陆续推送中……

 

通过对重庆这座城市前期市场调研、资料查找以及外部专家的深入访谈,从中国性全球视野到本地性城市视野,从宏观到微观多层面剖析,解读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和特征、本地市民的心理地图等多视角下的重庆城市化。在本次城市专题研究之前,《城市中国》团队早在2007年就出版过一期《十年重庆》专刊。如今,这一期杂志颇具历史比较价值。在推出图解城市研究系列的同时,还将继续推出“重庆城市专题研究”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厦门地铁TOD携手《城市中国》杂志举办线上主题沙龙,在厦门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一起探讨“TOD将如何改变厦门”这一核心命题。

 

此外,2023年,厦门创新性的开办首届“厦门城市设计周”,八部团队作为唯一的内容战略合作机构,以节事的创办与宣传为契机,开展厦门城市专题研究与观察,编撰设计周活动预热、专访文章以及活动回顾等深度报道性文章。

 

厦门城市设计周专访文章列表:

《为什么厦门城市设计周是星星之火》

《厦门城市设计周:以城市设计为方法,重新思考建筑学》

《张杰 | 何谓有价值的城市空间?》

《章明|城市更新需要跨界、破界和融界》

《韩冬青|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新探索》

《袁奇峰|以中轴线形塑城市共识|城市广州》

《李晓江|城市设计的远见与近观——绿色低碳、空间正义》

《Steven Holl Architects | 中国城市将创造属于自己的都市主义》

 

 

厦门城市专题其他文章:

《厦门,城市为谁更新》

《作为视觉景观的避风坞》

《沙坡尾:当一座岛屿上岸之后》

《厦门城市更新的当前模式及转型》

《老城之问中的蓝海市场:厦门城市更新中透射的机遇》

 

城市八部与中国林业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我是什么鸟》自然科普展览,意在启发观众关于个人与城市、个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思考。本次展览以城市八部团队出品的自然科普读物《向南飞,向北飞》为出发点,关注候鸟的迁飞路线,结合城市生活的话题,从候鸟、城市与人的关系中提炼共性关联。

 

城市八部联合发起人张晶轩入选第三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并获油罐策展人奖。其所在小组提出的方案“48 hours of Temporary Services”被选为最终的计划实施方案之一,获油罐策展人奖。展览将在2024年于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呈现。

 

城市八部发起人崔国受浙江文旅厅邀请,作为演讲嘉宾,以“城市更新”为主题,为“浙江省2023重点旅游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参训基层干部授课,反响热烈。

 

极具地方影响力的建筑与生活方式新媒体“一筑一事”,为《城市中国》作专题访谈,揭秘城市与杂志之间的故事。

 

城市八部在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3)主展场成功举办题为《城市栖居新图景——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城市主题沙龙。此次沙龙邀请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学博士候选人、《城市中国》第四期海外观察员许晔;同济大学城乡规划&柏林工业大学城市设计双学位硕士、《城市中国》第六期海外观察员张云婕;以及城市八部联合发起人、“大观自然”自然科普品牌主理人林悦,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活动。

 

城市八部联合麓湖生态城及成都地方媒体,举办“中国城市未来空间”系列沙龙。第一场沙龙主题为《城市化“下半场”的中国住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城市中国》第一期海外观察员严娟;URI城市租住学会常务理事石文楠,作为主讲嘉宾出席此次沙龙。深度的研究讨论,引起成都城市爱好者的不小关注。

 

城市八部联合发起人林悦在上海大学路创智农园组织了一场与周边社区居民互动的自然对话,一起感知到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瞬间。在城市里讨论自然的感觉多少有点奇妙,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然越来越成为城市的重要部分和生活议题。

 

吴志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acatech)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师(Hon. FAIA)/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赵燕菁,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和王亚楠经济研究院双聘教授/章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韩冬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晓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袁奇峰,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宇星,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孟岩,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Roberto Bannura,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亚洲区项目总负责人/朱喜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产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华,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罗小茗,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汤海孺,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政府参事

 

 
 
 
 

考察苏州盛泽镇城市更新实践。作为一个有着悠久丝绸产业历史且经济十分发达的古镇,盛泽以先蚕祠历史性文化街区为核心,阶段性实施了针灸式的街区更新和文化营造。2024年,城市八部将深度解析这一乡镇城市的城市更新创新做法。

 

考察温州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在总结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并开展再更新的模式和路径时,八部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温州模式”定论。我们将择机对“城市更新温州模式”进一步观察、研究总结,并与读者、学者、实践者分享。

 

考察义乌,相比于浓重国际商贸交易氛围,义乌构建活力曲线,多元、国际的商业业态在这座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城市八部成员在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聚会,以饮食体验一座城市的风格。

 

为开展重庆城市专题研究(文章+图解),城市八部成员全体赴重庆开展了大量的采访、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了多个城市区域和项目。城市八部对特定城市的专题观察研究的意义在于,攫取媒体方法与专业方法的长处,用最通俗的语言,传达专业提炼后的城市特征,透视繁复城市化进程中的优胜劣汰。这也是城市八部的方法和成果。未来我们还将拓展更多城市专题观察。

 

在开展城市研究的同时,城市八部一直相信必须与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线保持最直接的参与和联系,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城市,也才能够做真正深刻的城市观察和研究,直指制度经济学层面的问题核心。2023年,城市八部团队开展了新疆阿克苏部分村庄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村庄现状调研、方案编制。

 

城市八部集体赴洛阳,开展新城区中轴活力城市设计调查,配合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团队开展地块勘探、市场调查、市民访谈等工作。

 

城市八部团队深度参与了浦东临港新片区公路驿站的设计与策划,构建了一套公路驿站的复合型高品质的建设标准,为我国加油站的功能创新提出新设想。

 

嘉定商办用地的设计与策划,研究国内外邻里中心的发展模式和功能构成,结合项目地块的市场环境,提供开发策略和建议。

 

城市中国海外观察员(UCIO)计划由崔国发起并负责日常运营。2023年已经完成了第七期的招募任务,建立了一个成员达60余人,遍及全球四大洲各大知名建筑、规划设计类高校的青年研究网络。

 

2023年,城市中国第1期海外观察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详,出版其新著《遗产社区共生:上海原点与正在消失的历史性城市景观》,论述了石库门里弄继续作为大众化生活空间的可能性。但其中对石库门里弄“遗产性”和“社区性”双重身份的切入视角,不仅值得我们反思当下的上海城市更新,更直指大量中国城市遗产社区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今年,海外观察员们持续创作,发布了一系列城市观察文章:

张云婕,《多主体互动间的动态平衡:柏林Kreuzberg地区公共空间斗争史》

张云婕,《先锋、绅士与空间更迭:柏林Kreuzberg地区公共空间斗争史》

戴绚,《实体书店的公共之路:从“公有”到“共有” 》

戴绚,《实体书店的公共之路:To G的必要与困境》

戴绚,《“中国式”书店嬗变简史》

朱欣桐,《公园的五种角色》

朱欣桐,《为什么年轻人不去公园?》

 

2023年,八部团队加入了一位新伙伴,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王佳琦,未来的一段时间,他将开展多种角度的批判性观察和撰文,值得期待。

 

另外,四位可爱的实习生——剑桥大学李宇昆、上海大学刘诗怡、西交利物浦大学原禾菁、香港大学柯卓林——为全年的各种成果添砖加瓦,我们也期待未来更多的交集。此外,GOA方靖(前实习生)、华中科技大学纪念(志愿者)、清华大学赖世文(志愿者)、金怡菲(《城市中国》特约编辑)的线上协作也帮助颇大。

 

当然,还有一些帮助过我们的朋友。然总有疏漏,尽管未能一一点到,但我们记得。这些都是城市八部前进的伙伴。

 

新的一年期待更多对城市观察和研究感兴趣的爱好者加入城市八部的开放研究网络。2024年,试看我们还能否继续前进?做出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