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一事好奇清单,UL8作答

HOME    NEWS    一筑一事好奇清单,UL8作答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获取不止不休的‘答案’,但似乎逐渐丧失了‘提问’的能力,以及对另类或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城市中国 有哪些城市问题是新近产生或需要被重视的?

@星球研究所 “地理”是如何改变你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TOPYS 当⼤品牌开始追求“⼩创意”,如何影响了创意市场? 

@品牌星球 一个代表性的新消费品牌,区别于传统品牌的三个典型特征?

@商业地产志 国内商业地产持续迭代的动因有哪些?

@Local本地 你们对“地方”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左靖工作室 城乡工作中的“变与不变”?@智璞文华 如何理解品牌文化建设整体性?

@建道筑ArchiDogs 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出海”吗?

@BIE别的 如何构建出对社会的独立观察视角?

@三明治“非虚构”领域如何实现商业闭环?

@Hi艺术 你会对“当代艺术”提一个什么问题?

 

*(排名不分先后)

 

 

在身边,我们观察到这样一群“观察者”:集中在过去十年里,他们深入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的某个细分领域,以成千上万的提问展开自成一体的叙事。

 

在这些提问背后,有的关于这颗“星球”里山河的诞生与变迁;有的关于“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形态;有的关于“地方”的风土与营造;有的关于新“商业”趋势与未来可能;有的关于“创作”的可视与可达······一次次提问与回答,流露出他们对世界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的“少数派”,在这个快消化和碎片化的媒介境况下,是不那么在意“速度”的小众——提问之后,他们会“深究”,因此其出品依然是基于深度阅读的文字,基于反复打磨而产出的图片,以及需要时间流淌才能酝酿出的——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性”

 

长时间以来,我们对这个“好奇心群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好奇”,我们忍不住“向提问者提问”,自此而发起了:

 

《一张好奇清单》

 

这一次,一筑一事邀请到国内12位好友,简要梳理他们数年来的观察与实践,尝试以1-3个提问展开每一个“小宇宙”,其中包括:贯穿工作的方法论、对当代境况的理解、对未来趋势的研判,或者是某种担忧或期待······通过这张清单,我们在彼此之间传递一件事:我们或许比以往更需要好的提问者。

 

这也像是一次“好奇心交换”计划,通过一次深阅读,为你打开12种不同的生活解题思路。

 

 

 

 

 

《城市中国》创刊于2004年,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杂志,通过筹建一个开放、跨学科、上下视角结合的全球性紧密合作研究网络(即“城市八部”开放研究网络),《城市中国》实现了对城市开发、建成环境等领域问题的持续跟踪与深刻剖析。

 

 

 

 

(Q)《城市中国》作为一本城市研究型杂志已经走过二十年,编辑部作为一个解读分析城市问题的观察团,见证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各个时期的重要现象,在你们的观察中,其中有哪些“城市问题”是持续多年的,有哪些城市问题是新近产生或被重视的?

 

(A)

从城市中国创立至今的20年间,中国城市的问题,多如牛毛,比如基础设施、交通流动、人口迁移、产业发展模式、文化形象等。但是,所有的问题归总下来不外乎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城市化的模式还非常单一,城市化的水平仍然较低,城市化的空间品质不佳。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中国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的持续性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可见的未来还将延续比较长的时间。就如最近一个关于中国的定义是“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

 

 

即便是有如此多的高楼大厦,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城市始终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而非一个发达城市。 

 

 

 

最近新产生的问题是,在传统的城市化模式不再奏效的情况下,中国城市的空间进化模式还应该有哪些可能?第二,是关于人的身份认同的问题。包含各种人群,典型表现是社群。第三,还有新的问题是,在互联网高度侵入城市空间的时候,实体空间应该如何与互联网虚拟空间兼容?

 

公众参与城市更新在当今中国的讨论语境中已经是一个常识,但同样经历过相当长的一个摸索过程。《城市中国》从2015年起曾出版多期杂志、微信专题,持续关注城市更新的前沿进展|图源城市中国杂志

 

 

 

 

(Q)中国未来十年的城市发展中,有哪些城市会是你们特别关注的?为什么?

 

(A)

未来10年,我们会关注的重点的代表性城市应该包含那些具有高度发展动力和潜能的城市。例如上海、深圳、成都······他们在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上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参与。另外,

 

 

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一些广大的中等规模城市,例如温州、东莞、曲阜、佛山、兰州等。

 

 

 

这些城市在原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当中,借助国际外包产业或者新城建设,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但是在新的转型态势下,他们普遍都碰到了一些瓶颈和急需解决的议题,这恰恰是中国城市的基本面,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城市类型。

 

《城市中国》83“温州在哪”,探讨中等规模城市后发现代性图景|图源城市中国杂志

 

 

 

城市中国代表作品:

· 城市更新“网红化”

·“中国式公共空间”的五大困境

·中国住宅的未来——从“近亲繁殖”到“城市填充”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地理视角的科普内容机构,全网受众超过2000万,2018年获得产业文化基金,被广泛读者受众称为新媒体版本BBC自然地理频道,7年来创作了诸多全网爆款图文和视频内容,出版地理科普畅销图书《这里是中国》,累计销量超过250万册。

 

 

 

 

(Q)    作为探索极致世界的科普自媒体机构,如果说“地理”是星球研究所最主要的思维工具,是否可以简要概述:“地理”是如何改变了你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方式?我们对身处的星球或附近,还存在哪些认知的局限或信息的茧房?

 

(A)

这其实是一个星球研究所将终其一生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从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个角度来说,

 

 

“地理”视角代表的是不同的时间尺度,如果当你的参照物变成“地理视角”所对应的时间尺度,那么你将有不同的认知。

 

 

 

举一个例子,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当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是,九寨沟就此消失了,那些美丽的风景将再也“不复存在”。

 

但是,当你用地理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答案截然不同,因为对九寨沟而言,这点损伤实在微不足道,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在九寨沟形成的几百万年的岁月里,它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地质运动中不断重生,不断重塑。

 

四川九寨沟五花海,形如蝌蚪|摄影©李珩 |图源星球研究所

中国地形图|制图:郑伯容&陈静怡| 图源星球研究所

 

 

而对人类而言,我们也许并没有机会尽览它的风姿,因为它的自然修复短则数年,长则历经数代人、数百代人的一生。虽然在地质史上这仍是短短的一瞬,正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相应的知识体系上。中国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在中国的北纬30度附近可以是烟雨江南?为什么远在亚欧大陆深处的荒漠中会诞生一座绿洲天山?我想不论是一座山、一个自然地理单元、一段历史周期、一次王朝更迭,都可以从地理的视角找到答案。

 

而更有趣的是,这答案也是变化的,它将随着人类对这颗星球的自我“挖掘”与科学研究,不断更新。

 

 

这就是“地理视角”的有趣之处,它是追求真理的,但也许,我们将一生都走在追求的路上,无限接近。

 

 

 

星球研究所代表作品:

· 中国从哪里来?

· 什么是成都?

· 九寨沟会消失吗?

 

 

 

 

 

TOPYS成立于2014年,始终以“Open Your Mind”为理念,专注在全球创意领域寻找最有质感的声音,持续帮助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公司、品牌和创造者,将他们的作品和他们自己,以高质量的内容方式,传达给自己的用户。TOPYS拥有超过3万篇原创文章,包含数百位全球先锋创意人的深度访谈,30多个独家专栏与专题,以及创意设计案例、品牌商业资讯、工作室报道、艺文展览讲座等内容。

 

 

 

 

(Q)TOPYS从一个创意内容平台及社群发生地,进而开始参与营造实体的文化商业综合体,经历了十年对创意内容的深耕。如今独立的创意人和创意机构激增,您认为这些群体有着怎样的生存现状、机会和挑战?

 

(A)

我觉得创意⼈和创意机构以及⼤品牌的⽣存和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和表现,离不开所处的经济、社会、⽂化的阶段,今天的我们正进⼊了⼀个更分化、更多元、更具流动性的阶段,我们正从⼀个前设的参照群体时代(群体/固定)⾛向⼀个普遍观照(个人/变化)时代。

 

这个打散、变小、分化的过程,参照全球范围⼀些更成熟的创意市场,就知道这本就是⼀个必经的过程,只不过当下市场和环境的底层变化,像⼀股缓慢⽽强⼤的洋流,加剧了⾏业和各个关系⻆⾊的发展和进化,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养分。

 

 

品牌、消费者、创意机构、创意⼈,在同⼀个变化的结构中快速的流转和适配,塑造⽐保持更有机会、也更为容易。

 

 

 

从这个⻆度,在⼀个普遍挑战的现状下,也恰是⼀个重新整理和重新出发的机会,终结过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开始新的分离和新的共处模式,外来的、新的、未知不断涌入,规则解除和新的交融同步发生。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交融都是文化的源泉和创造力的引擎。

 

 

 

(Q)   而如今许多品牌开始追求“小创意”,这对原本的创意市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A)

追求更小、流动、轻灵这一目标,变成优于更大、固定、秩序的准则,创造和消费的规则也同步改变,特点和结果之一就是“差异产生差异”(difference makes difference),

 

 

需求从追求⼀个“大一统市场”的宏观层次转移到关注微观层次的社群、个⼈力量。

 

 

 

加之社交媒体的发达、传播资源的扁平化已经将基础设施铺设到位,因此更多独立创意人、独立创意机构,甚至非传统理解框架中的Creators/ AIGC,有机会创造更具特性和定制性的所谓“小创意”,并变成市场中更有优势的创意机制和价值模式。

 

TOPYS发起的MINDPARK创意大会,每届均会邀请来自全球的顶尖创意人与商业领袖齐聚,通过创新形式分享商业创新形式与方向。图二为KesselsKramer创意合伙人Dave Bell在MINDPARK创意大会2023|图源TOPYS

 

 

TOPYS代表作品:

·MINDPARK创意大会,如何把“连接”变得更具体?

· 关于2024的100个关键词丨创意白皮书

· 街道,不止于一条路丨环球街角指南

 

 

 

 

 

品牌星球BrandStar 是一家新品牌领域的内容、学习和招聘平台,关注品牌创新、DTC 和新消费品牌领域,自2018年上线以来,已经报道了上千家新消费品牌。品牌星球以「推动中国品牌创新」为使命,以内容为驱动,不停在多个维度探索可能性,努力为中国新品牌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

 

 

 

 

(Q)品牌星球聚焦品牌创新、DTC和新消费品牌领域。经过品牌星球团队对各种品牌发展现象的持续观察与研究,面对层出不穷甚至良莠不齐的新品牌,是否形成了属于自身的品牌评价体系或价值标准?

 

(A)

品牌星球自创立之初,便以「创新」这一宽泛的概念来审视新品牌。在不断的观察与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许多用户认为我们报道的品牌具有独特的风格,但这些描述仍显得不够精确,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直到 2023 年初,经过深入的反思与总结,我们提炼出了一个核心理念:关注品牌在商业和生活方式中的美好创造。这一理念明确了品牌星球评价品牌的基准,涵盖了四个关键维度:

 

 

商业卓越:从宏观角度审视品牌在商业领域及其所属行业中的表现,是否超越了行业平均水平。

生活方式塑造:品牌是否在塑造甚至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作用。

美学呈现:品牌是否以美学的方式进行呈现和表达。

用户价值:产品本身的质量是否过硬,是否为用户提供了真正的价值。

 

 

 

(Q)您认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新消费品牌,让它们变得与传统品牌很不一样的三个典型特征是什么?

 

(A)

我们认为是:

 

 

·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塑造策略。

·与用户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

·产品与品牌形象的高度一致性。

 

 

 

品牌星球代表作品:

· Babycare:为人类的第一个 90 天,重做一款纸尿裤

· 循环、创意与快乐,我们从 FREITAG 上海新店看到的三个关键词

· 喜茶的新旅程:以「喜」和更多人击掌

 

 

 

 

 

创办于2018年的行业自媒体「商业地产志」(简称CRR),以商业地产及实体零售为细分关注领域的全国行业媒体,以独到的行业视角及客观的行业态度,对商业地产及实体零售行业进行专业观察,发布核心观点,记录行业发展动态。目前已与全国超过150家主流商业地产企业的数百个项目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内容合作,成为国内头部的B端媒体之一。

 

 

 

 

(Q)作为对中国商业地产的专业观察者,通过持续对商业地产观察与探讨,您认为国内商业地产持续迭代的动因有哪些?

 

(A)

CRR从2015年开始观察记录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至今已有10年。要论国内商业地产持续迭代的动因,理论维度和实践方式都有很多不同的分支。但从宏观视角来看,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动因,大概主要集中在「外来行业操盘逻辑的引入」+「本土消费者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变化」这个主轴上。

 

除开开埠百年的上海之外,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起势与集中发展期,主要集中在本世纪2000年至2019年这第一个20年之中。这20年里,互联网引领内地时代的巨变,让广域消费群体在教育程度、国际视野、消费习惯、品牌认知、审美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非常显著的跨越式成长。这些个体成长汇江成海,形成了国内商业「内需」在需求侧的重要升级,从而推动商业地产与零售行业向着更加与国际接轨的方向持续迭代。

 

2020年,作为主要发起机构,CRR联合业内媒体发起CSVB中国商场价值榜,迄今为止已有超过40个城市的300+项目参与申报,是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领域最具含金量、公信力和开创性的行业奖项之一。图为CSVB历年主题画面|图源CSVB

 

 

另一方面,这20年也是内地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波汹涌澎湃的房地产吸金狂潮尾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商业地产,从销售型利润增长模式,逐渐转入运营型利润增长模式。转型成功的企业,逐步将其商业地产业务剥离出来独立上市,成为内地商业地产市场的主导力量,例如华润万象生活和龙湖智创生活等。同时,它们不断吸取经过国际市场多年沉淀与验证过的宝贵经验和运营逻辑,并以此为蓝本、融合本土市场需求,形成了更加适用于本土企业成长发展的SOP和业务模式。

 

 

「自下而上」的消费者需求,与「由外而内」的商业模式Localization共同叠加,成为让商业地产持续迭代的时代动因。

 

 

 

(Q)与邻近的国外城市比如东京、首尔、曼谷等相比,我们的商业地产存在哪些差距或不同?

 

(A)

发展至今,中国内地商业地产行业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商业发展相比,硬件维度已经大规模追赶上了国际化的建造标准,甚至涌现出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非标项目。但由于国内外的消防标准、建安规则、土地所有权等实操维度上的刚性不同,以及房地产行业习惯于「赚快钱」的惯性影响,目前中国内地的商业地产行业,更多还是停留在「对标」环节——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只知道我想要成为谁」。

 

殊不知,商业地产这个行业最有趣的一点就在于,

 

 

任何一个项目都位于不同的时空之中,他们的成功或失败都要着眼于当时当下当场的具体运营环境。简单的设计对标、客群对标、运营逻辑对标,都无法真正帮助我们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这也是我认为当下我们与国外近邻相比,在商业地产行业的不同,它最根本还是在于国情不同、国体不同、执政水平不同等仅靠市场自我调节无法逾越的一些困难和鸿沟。

 

商业地产志代表作品:

· 西安大悦城600天始末

· 前滩不得了

· 公园地下6500㎡的存量商业能有多大想象空间?REGULAR给出的答案堪称一则典藏级范例

 

 

 

 

 

Local本地是一个工作边界不断延展的文化机构。2007年起,开始以文字、影像、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对城市与乡村进行记录和研究,秉持“艺术介入”理念,已形成系列的展览/出版/传播体系。多年来持续围绕构建“新本地文化”进行内容生产,并已创建包括博物馆/艺术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在内的多个城市文化复合公共空间。

 

 

 

 

(Q)“地方文化”一直是Local本地重要的观察与研究对象,近年来人们对“地方”(尤其是那些富有个性和生命力的“小地方”)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经验中,Local本地团队对“地方”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A)

大家都在谈地方,谈日常,实际上还是要跟真正的生活关联起来。地方之所以为地方,是因为人赋予了地方意义,意义使冰冷的空间变成有温度的地方。地方是一种以自我为圆心向外延伸的一处所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人、事、物的整体之和构成了本地。

 

Local本地自2007年就开始以民间视角观察和记录着本土文化和地方记忆:

 

起初主要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等形式,对西安可能即将被破坏或消失的地方进行记录与研究,希望能以一种微小力量保留住一些珍贵的记忆。我们出版的《Local本地》书系,如《市井西仓》《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等与地方发生关联的书籍,正是以“切片式”的视角观察所生活的地方,留住地方文化和记忆的同时,也为人们呈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西安。

 

 

《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一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一书,对东大街的建筑形态、街巷生活、文化商业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记录与系统性呈现,试图以民间的个人化方式,建立起一份城市生活档案,展现西安人的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城市|图源Local本地

 

 

随着对地方生活记录和研究的沉淀,我们相继创办了以“在地文化/城市记忆“为主题的“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和“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不定期策划与地方文化有关的系列论坛与展览活动,希望让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参与到地方文化的交流探讨中来,也希望为大众营建一个唤起或体验地方记忆的场所。

 

当土壤受到多年滋养,可以生长新的希望时,我们又逐渐拓宽了工作边界,不断尝试以“本地文化”为基底,参与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工作,持续寻找重塑日常生活的新路径,探讨个人与地方,记忆与更新之间的关系。

 

 

厚重的历史印记、无数代人的集体记忆、鲜活的日常生活均有其特殊的文化属性,都是需要被尊重和延续的地方遗产。

 

 

馆内藏品均来自于地方的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每件作品都有着物和人的关系,都包裹着地方变迁以及不同家庭的故事。展览作品也多次走出“本地”,去到更远的“地方”,通过“地方记忆+”让本土文化与更多地方的人、事、物生发新的关系|图源Local本地

 

 

 

(Q)如今你们是否总结出一种属于自身的、观察与研究“地方”的方法论?

 

(A)

在做地方文化/地方记忆更新工作时,我们秉持着“地方创生”理念和“微更新、轻改造”原则,对地方文化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实践,这大概是我们基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但与此同时要“小做,少做”,可以浇水,可以优化土壤,但不能拔苗助长, 要相信地方自然生长的力量。

 

用驻地创作的方式吸引更多艺术家入驻地方,以视频/文字/影像方式记录和梳理地方历史,不定期和定期组织城乡融合方式的地方市集,围绕地方日常生活展开系列展览,以设计介入方式改造系列文化空间,以一种可持续的小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到“地方美好共创”工作中来。

 

 

这不仅关乎让年轻人回流,更核心的价值应该是“全龄共创”,从而让地方永续共好。

 

 

2024“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通过主题研讨、展览活动、市集活动、骑行活动、脱口秀、音乐会等方式,创造了一种有趣的“合聚”。这种“合聚”,重新链接了人与地方的关系,打开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一群人的集体记忆|图源Local本地

 

 

Local本地代表作品:

· 《市井西仓》

· 《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

·  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2011年后,左靖以安徽、贵州、云南、浙江、湖北和河南等地城乡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城乡(镇)建设。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出版和展览工作,以及实体空间的开设,左靖工作室逐步确立了城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社区、地域印记和联结城乡”,以及在“城乡的社会设计”中覆盖“关系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四个领域。

 

 

 

 

(Q)作为策展人与城乡工作者,你们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对乡村与城市的认知与参与也在期间发生着起伏与渐进。这些年间,你们认为参与乡村建设与城市更新的人群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A)

总体而言,参与乡村建设与城市更新的主体更加多元。虽然政府、国有企业、平台公司、开发商等依旧是该领域的主导者,但是,随着城乡流动性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社会机构与个人也投入到城乡建设的工作当中。

 

在乡村,疫情期间开始流行的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年轻人到乡村旅居的“返乡潮”,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城市,渐进式的微改造正在逐渐取代之前大拆大建的更新方式,小规模的社区实践也更欢迎多元群体的参与。

 

 

 

基于此,吸引更广泛的文化工作者、设计师、艺术家、学者、自然教育工作者、商业共创平台等人才和组织的加入。

 

在有着深厚文学传统的河南,左靖工作室策划的“南坡秋兴”正持续探索以复兴节庆的方式,让美学渗入社会生活,在中原乡村建立起一处蕴意深远的理想世界。“南坡秋兴2023:诗山河”活动现场,摄影:谢颖、张鑫,2023年|图源左靖工作室

 

 

 

(Q)结合你们具体的城乡建设实践经验,对于未来如何改善乡村建设与城市更新的整体生态,有怎样的建议?

 

(A)

过去,人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城乡建设、社区营造等议题都是政府、规划师、建筑师等官方机构与专业人士的事,但是,许多发展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缺乏目标群体的关注和参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教授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Chambers)在《农村发展:以末为先》一书中对“外来者”主导乡村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以末为先”参与式发展的理念。

 

去年我们在信阳发起的“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讨论的也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的价值和决定性意义。因此,在具体的城乡实践工作中,一是要事先设计好共创机制,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到项目的策划、设计、内容创作、运营等全过程的讨论中,充分尊重本土知识,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二是在运营阶段,激活地方组织,挖掘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建立志愿者系统,进而调动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兴趣小组和地方组织参与进来,形成长期、稳定的自组织模式与实施路径。

 

图为TBB信阳书墟:“边饮茶,边读书”主题书展现场|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以“筑·居·思”为主题,并试图重新想象筑造、居住与沉思三种延绵不断的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摄影©金伟琦

 

 

左靖工作室代表作品:

· 左靖工作室2023年度档案

· 《碧山14:食物》

· 《碧山15:食物续》

 

 

 

 

 

智璞文华,创立于2013年,是国内观念领先的⽣活方式品牌咨询机构。智璞文华专注于时代洞察与⽣活方式研究,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创新的商业观念和文字内容,是阿那亚品牌创始及深度战略合作伙伴。

 

 

 

 

(Q)作为阿那亚长期的品牌战略顾问,智璞文华在品牌文化建设方面有着超前理解与持续深耕,伴随越来越多项目开始理解长期的品牌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但同时也存在诸多认知偏差与片面做法,您认为,如何理解品牌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这项工作最本质的是反应了怎样的社会普遍需求?

 

(A)

在智璞文华的商业观念中,品牌是一切商业实践的核心视角,也是最高维的商业战略。

 

 

品牌文化建设,属于品牌内功,本质上,是持续回答「我是谁?为什么而出发?如何选择?」这些根本问题。

 

 

 

品牌文化事关一个品牌的精神与灵魂,有立场有态度,是品牌的总纲。所谓纲举目张,一目了然,说的就是品牌文化建设的全局性地位与系统性作用。过去,人们普遍把品牌等同于包装,把品牌文化建设理解为事后总结,因而,往往流于形式,变成空洞的口号,既无法统领全局,也无法触及用户。

 

我们在阿那亚的品牌建设共创中,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品牌文化的精神内涵,譬如品牌使命『人生可以更美』,品牌愿景『海边的桃花源与乌托邦』,品牌生活主张『有品质的简朴,有节制的丰盛』等等。这是一整套的理念系统,是阿那亚的文化根基。这些理念的提出,与时代精神密不可分,与阿那亚的商业战略息息相关,也与马总的人生追求高度契合。它是基于深刻的洞察与感悟生长提炼出来的,而不是随意包装出来的。因此,能够穿越商业周期,长久生效。为阿那亚在开发营造、商业运营、营销推广等系统性工作提供了价值依据与文化指引。

 

智璞文华是阿那亚品牌创始及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图源阿那亚

 

 

阿那亚为什么能够持久的深入人心,吸引庞大的品牌认同者与追随者。我们的看法是,品牌文化建设最本质地反映了人们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求。在多元化和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消费者不仅仅购买产品或服务,他们购买的是与之相关的故事、价值观和体验。

 

 

一个强大的品牌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在众多选择中做出决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归属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

 

 

 

事实也是如此,阿那亚十年的发展史,是一部与用户共建共生的历史。阿那亚的业主、合作伙伴、品牌热爱者们,深度参与到阿那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成为阿那亚文化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阿那亚也成就了他们的生命成长,形成共生的聚落,美好的小世界网络。阿那亚的品牌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强大的品牌,不仅为用户提供安全感,也提供归属感与意义感。在意义普遍缺乏的当下,阿那亚证明了,品牌文化可以成为意义之网与价值之源,这是阿那亚的时代价值,也是商业的美好之处。

 

智璞文华代表作品:

· 马寅 | 阿那亚,海边的情感共同体

· 深度对话 | 阿那亚社群是如何炼成的

· 窦唯×马寅对谈:当下重要的事,是做温暖人心的音乐,做温暖人心的品牌

 

 

 

 

 

筑格传媒于2015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现已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机构,致力于品牌构建与创作专业的媒体内容,为公司提供品牌策略、设计与传播服务,实现品牌价值。

 

 

 

 

(Q)建道筑格ArchiDogs界定自己的目的“始终为了帮助中国的学生/设计师,连接世界范围内的设计行业资讯”。你们认为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出海”吗,其推动因是什么,他们又会面对怎样的挑战?

 

(A)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设计走向国际舞台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很多设计师甚至反向输出,在海外赢得竞赛或建成作品。中国设计师“出海”从宣传和品牌层面,可以展示优秀作品与理念,接触到国际客户和市场。“出海”背后,一方面是为了品牌推广,展示优秀作品与理念;另一方面是通过国际知名度,接触其他地区的客户,追求更广阔的市场与更高的创作自由。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中国市场在很多外国设计师眼中依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这种特殊性也注定了国内设计师走向国际的道路更加漫长与曲折。

 

 

不仅要拉近专业和技术的差距,更要打破文化和观念的壁垒,才能在国际上争取到平等发声与创作的机会。

 

 

折叠丝路 · 西安“城市封面”学术年 承办单位:建道筑格ArchiDogs|图源建道筑格ArchiDogs

 

 

 

(Q)而在整个国际设计界的视角上,这是一个怎样的现象,会对国内的设计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

 

(A)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走向世界,设计圈的“内卷”—— 一个正向的、充满竞争的现象愈加明显。这也要求设计师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让自己的作品达到新的高度。这种竞争虽然激烈,却是推动行业前进的动力。

 

 

更深远的影响可能体现在中国设计市场的分化上——流派将更加明显,设计理念更加多元化。

 

 

 

看到中国设计的快速成长与“出海”的需求,建道筑格ArchiDogs也从纽约回归杭州,通过团队多年建筑学的专业背景、海外资源、新媒体敏锐度与成功经验,为中国设计师与世界舞台建立更多维度的联系,从宣传、事件、项目等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设计的力量和魅力。

 

威尼斯双年展独立展DEEP GREEN 联合策展方:建道筑格ArchiDogs|图源建道筑格ArchiDogs

 

 

建道筑格ArchiDogs代表作品:

· 建筑师转行:离开建筑的行业,但没有远离建筑

· 结束8年日更,这帮建筑媒体人这是怎么了?

· 如果不做建筑师,你会从事什么职业?

 

 

 

 

 

创立于2020,BIE别的是一个基于内容制作、受众沟通和社群运营,兼具多元媒体平台,市场咨询和商业合作功能的集合体。BIE别的致力于打造中国⻘年文化的领先品牌,推动中国⻘年文化的发展,为来自中国和对中国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优质创新内容,也期待成为连接万千品牌与茁壮成⻓的⻘年群体之间的桥梁。

 

 

 

 

(Q)作为内容媒体平台,BIE别的的选题呈现出鲜明的风格特征,正如同“别的”蕴含的意味一样,你们不断关注着那些边缘的、小众的、容易被忽略的内容角落。BIE别的团队是如何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对社会的独立观察视角?

 

(A)

本司开始于VICE中国的内容制作和运营,结束合作之后,打造更本土视角的内容品牌BIE,迄今已专注于青年文化内容十余载。但要说什么是青年文化?我想出于内容还是市场立场,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会讲我们的关注从千禧一代所讲的亚文化开始,也就是反主流文化。随着世代的更迭,原来的亚文化已经更多的成为一种消费文化符号。

 

 

我们从主流之外探索多元声音可能性的视角并未变化,变化的是主流是什么,以及主流之外,怎样的新声音在冒出来。

 

 

 

(Q)今天有哪些社会话题/领域,是BIE别的非常关注与感兴趣的?

 

(A)

在今天,显然性别议题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这个题目不仅仅关乎于女性的声音,更不是关于女性与男性的对立,而是在越来越紧绷的社会结构之下,那些寻求突破、寻求成长、寻求希望的声音。

 

BIE别的代表作品:

· 没想到,我竟能在女孩们的手机壳上看展

· 为什么有人被“一个胖女孩突然的自我”刺激了?

· 在春节,进入名为4399小游戏的中式梦核

 

 

 

 

 

三明治,成立于2011年的Life Writing平台,以非虚构Storytelling形式激发创造力,并将生命故事运用于个体探寻、在地研究、出版策展、声音播客、儿童成长等领域。

 

 

 

 

(Q)三明治专注非虚构这个细分的写作领域,并持续孵化培养着素人的非虚构写作。面对当今碎片化或肤浅化的内容环境,你们认为一个机构/品牌是否可以通过“非虚构”这个看起来非常小众的内容领域,实现社群与商业的闭环?其面对的主要困境与可能的出路在于什么?

 

(A)

“非虚构”在国内的理解被窄化了,大众要么不了解其含义,要么认为只有新闻特稿才是非虚构。非虚构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其中书写自身经历的Memoir,是非虚构的重要构成。三明治认为自我书写在中文世界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它所连通的不仅仅是书写,而是个体的生命探索和精神探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而这些方面是当下国内最受关注的需求。

 

 

 

我们通过“每日书”、“短故事”以及主题写作工坊等产品,实现了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从去年开始,更加在出版方面发力,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最好朝南》女性写作合集,今年有一批图书都在筹划中。从市场上看,国内的出版社目前非常重视非虚构这个品类,市场反应也好,但作者供给却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明治愿意从鼓励和培养草根非虚构作者做起。

 

「故事通讯」是三明治的非虚构故事实验,一册一个故事,看见一种不同的生活|图源三明治

 

 

 

国内的草根作者总体上离出版还是有点远的。因为国内的出版是一个熟人圈子,一般作者也是被熟人推介的。普通作者的机会相对较少。我们想打破这个壁垒,也初步按照国外的出版经纪模式建立了流程,签约了一些作者。

 

《10.3425mg》关于头发。5个普通人写下他们与头发的故事,从这些文字中,窥见环境对个体的控制与规训,以及自我意识对身体的感知和对抗|图源三明治

 

 

 

(Q)国外的一些顶级杂志(如《纽约客》)延续着高水平的非虚构写作出品,你们认为其背后原因是?

 

(A)

国外的顶级杂志保持非虚构,是因为他们整个社会对文学类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空间。我现在在石黑一雄毕业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学习非虚构创意写作,能够看到非虚构仍然是这里非常强劲的出版内容,书店里一进门也是非虚构书架。而同样,他们对于把非虚构放在新闻框架下去谈显得兴趣不大,毕竟非虚构在文学体系里的历史还远远早于美国“新新闻主义”等国内了解比较多的非虚构流派。

 

三明治代表作品:

· 上海封城那天,我在隔离区生了一个孩子

· 需要工作的40+东北大姐大哥,涌进麦当劳打工 | 吴楠专栏

· 失去嗅觉和味觉后,我沦落到社会底层 | 三明治×微像科幻小说工作坊优秀作品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 曾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现已成为行业认可的专业标杆,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用户群体。Hi艺术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

 

 

 

 

(Q)创办18年间,《Hi艺术》持续关注当代艺术发出的每一种声音。那么站在今天,如果要发起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公共议题,您最想提出什么?

 

(A)

当代艺术是历史前进不可逆的必然吗?为什么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像是在原地踏步,大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还是停滞?

 

 

 

(Q)中国的“Z世代”当代艺术家有怎样的不同?将可能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什么?

 

(A)

我认为,无论是Z世代还是其他世代,艺术家在本质上不会有什么不同,手段和媒介可能变,艺术家本身不会变,这是基于人和人性的不变。近两年的市场转速制造出代际差异在扩大、代际之间的时间线段在缩短的“假象”,Z世代的职业化速度明显加快。但我始终相信能量守恒定律,或趋于毁灭,再回归常态,涅槃重生。Z世代会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前置的问题,全凭臆测,无话可说。五十年后的人或许可以梳理。

 

Hi艺术代表作品:

· OCAT,尴尬的沉默

· Sora会对艺术造成致命一击吗?

· 2023TOP100当代艺术家,90后首次登榜!

 

 

 

 

作为同行者,一筑一事也一直被“好奇心”驱动。学者指出,好奇心作为人类除开繁衍、食物和居住地之外的“第四种驱动力”,从根本意义上造就了我们与其他生物的不同。

 

对于以内容及编辑为生的创作者来说,如何在信息泛滥和人工智能的当下重整好奇心,更具体来说——发现“真正令人兴奋和值得深究”的提问——变得迫在眉睫。

 

媒介与内容间存在着持续的张力,通过这份“好奇清单”,对话基于当代媒介并活跃于当下的内容创作者后,我们得以对当今“内容”的系统性需求与丰富切面有了一种更为整体的感知。

 

今年初,我们发起{筑事奖}年度特别企划{一张创作力清单2023-2024},通过对过去一年里涌现出的数百个人、事、物进行观察与研究,评选出了50个值得关注的“创作者”。从“创作力”到“好奇心”,从致敬“创作者”,到致敬“提问者”,我们发现他们的共通之处,更在于提问之后,诉诸于实践的信念

 

更多问题还在路上,如:平台持续创作输出的生命力源于何处?如何整合创意资源发挥杠杆效力?基于媒介内容形式的转型可能性······?让我们从一个个提问开始,展开对世界的最新一轮探索。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Lin

撰稿:Lin

校对:小徐

平面设计:Gary/小酒©ZSDC

摄影:详见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