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Network

DENG Fei 邓菲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学院历史保护专业硕士。

文章:《曼哈顿叙事》系列

 

 

DONG Xinyue 董心悦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曼彻斯特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章:《新城市主义下的多样性社区建设思考》

● 论文:《城市更新规划中的社区能力构成研究--以英格兰新地方主义邻里规划为例》

 

 

LI Kang 李康第三期(2018)海外观察员;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环境学院规划系硕士。

文章:《谁为可负担住房延期交付负责?》《资本永恒的敌人——可负担住房》《世界城市中的街道生活——从伦敦高街谈起》

 

 

LI Xiuzheng 李秀政第五期(2021)海外观察员;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成环境学院建筑城市历史及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

文章:《伦敦城市更新中的日常性:Smithfield Market的形成和关闭》《伦敦城市更新中的日常性:新需求、新技术、新的Smithfield Market》《伦敦城市更新中的日常性:争议不断的当代Smithfield Market更新历程》《伦敦城市更新中的日常性:Smithfield Market的日常性价值和空间生产博弈》

 

 

LI Yufei 李雨菲第五期(2021)海外观察员;剑桥大学建筑系博士研究生;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剑桥建筑系刊《Scroope》主编。

文章:《百年前的建筑竞赛为何连标书都没有?》《剑桥在哪?寻找看不见的“附近”》

 

 

LI Zhengdong 李正东第三期(2018)海外观察员;宁波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德国鲁尔波鸿大学博士。

活动:《国际视野下的古镇创生方法与再认识》2022新年(黎里古镇)沙龙(分享嘉宾)

 

 

LIU Jiechen 刘杰尘第一期(2016)海外观察员;中国传媒大学讲师;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文化研究方向博士。

活动:“租还是买?全球城市中的居住选择”海外沙龙(组织者)

文章:《别处的城市:伦敦“可承受”住房工程》

课题:《城市中国》第84期《都市微绿——公众需求及参与推动的绿色空间转型》(联合课题主持)

 

 

LIU Ai 刘艾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多伦多大学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硕士;柏林工业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硕士(交流)。

文章:《面向2040的危机与转型:包裹商店作为全球与本地的平衡器》《被卷入物流网络的柏林社区包裹商店》

图书:《未来社区》(篇章著作者)

 

 

PANG Siyin 庞思吟第二期(2017)海外观察员;景观设计师、独立媒体人;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景观建筑硕士。

活动:《国际视野下的古镇创生方法与再认识》2022新年(黎里古镇)沙龙(分享嘉宾)“奥斯陆的公园以及无车城市的启示”海外沙龙(组织者)

文章:《极端天气与城市智慧》

 

 

SI Wei 司维第二期(2017)海外观察员;巴黎Transamo城市交通规划咨询公司研究专员;巴黎城市规划学校城市规划与国土整治专业硕士。

文章:《居家办公:从出行需求角度破解通勤难题》《塞纳河与新发地》《巴黎地下城|趋向光明的公共空间实践》

图书:《未来社区》(篇章著作者)

 

 

SUN Cong 孙聪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深圳大学讲师;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文章:《中国激进城市化中的“大剧院热”》(《城市中国》杂志89期‘城市开发’栏目)

 

 

WANG Zhengfeng 王正丰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艺术史与文化政策学院博士、博士后。

活动:《未来社区:关于空间、权利、组织的提问》2022线上沙龙(对谈嘉宾)

文章:《都柏林码头区的后工业转型——从城市企业主义到“共有主义”》《城市更年期——后工业时期的都柏林码头区》

 

 

WANG Manqi 王曼琦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章:《城市更新如何接纳弱势群体——伦敦城市更新中的包容性设计》

 

 

WANG Ting 王婷

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园境建筑学部系博士研究生;「普通人的自然」专栏发起人,Youth Engaged in Wetlands (YEW) 亚洲区代表;研究兴趣主要为湿地治理与景观人类学研究。

活动:《未来社区:关于空间、权利、组织的提问》2022线上沙龙(对谈嘉宾)“什么是星球城市化中的湿地” 自然与城市海外沙龙(学术召集人)

文章:《城市治理:社会权利关系网络的更新》

 

 

XIONG Zhijia 熊志嘉第四期(2020-2021)海外观察员;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

文章:《住房泛金融化危机下,共同居住的力量》《城市住房的泛金融化:帮凶和危机》

 

 

YAN Juan 严娟第一期(2017)海外观察员,《城市中国》特约编辑;同济大学博士后,师从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住房政策方向博士。

活动:海外观察员沙龙《复杂关系网络下的城市发展,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组织者)

文章:《Startblok Riekerhaven:荷兰青年自治社区》《国家公园在荷兰——“小国家”的“大自然”》《别处的城市:城市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

图书:《未来社区》(篇章著作者)

 

 

ZHAO Jingyun 赵璟韫(Zoe)第五期(2021)海外观察员,AECOM(香港)设计师;英国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建筑环境学院城市设计专业硕士;研究兴趣主要围绕“关系型城市模型”(Relational Urbanism Model,RUM)设计方法,通过定量的情景分析来构建城市建设参与者(政府、开发商、建造师、用户)之间的协商机制。

活动:《未来社区:关于空间、权利、组织的提问》2022线上沙龙(对谈嘉宾)

文章:《农业都市实践》

 

 

ZHANG Wei 张威第三期(2018-2019)海外观察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建筑系博士研究生;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老龄友好环境研究中心(Centre of Ageing Research in the Environment)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友好社区、新加坡公共住宅规划设计等。

活动:《未来社区:关于空间、权利、组织的提问》2022线上沙龙(分享嘉宾)

图书:《未来社区》(篇章著作者)

 

 

ZHANG Qi 张起

第二期(2018)海外观察员,《城市中国》特约编辑;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与同济大学建规学院联合培养),“社区规划与治理”研究课题负责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

活动:“迈向宜居和可持续的高密度城市发展:以中国香港为例”2018(北卡罗莱纳大学)海外沙龙 (组织者)

文章:《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香港“地产霸权”与“土地财政”》

 

 

ZHANG Tianjiao 张天娇第四期(2020)海外观察员;Sasaki Associates(波士顿)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专业硕士。

文章:《“校园—城市”界面——哈佛大学史密斯校园中心改造》

 

 

ZHOU Xiang 周详

第一期(2016)海外观察员,《城市中国》特约编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师,至善青年学者、硕导,江苏省双创博士;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

活动:《国际视野下的古镇创生方法与再认识》2022新年(黎里古镇)沙龙(分享嘉宾)《未来社区:关于空间、权利、组织的提问》2022线上沙龙(对谈嘉宾);“当历史遇见现代性:亚洲城市化、历史保护与社区遗产的整合进程”2018(东京大学)海外沙龙(组织者);“上海大型商品房社区微更新”2018设计夏令营(导师)

● 文章:《历史性城市景观: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理念》《东京2020文化资源区构想:探索传承与创新都市精神》《日本八女福岛地区运用文化景观条例的街区营造》;《东京神乐坂的街区营造运动——从全球化到本土化的思辨》

 

 

ZHU Jingyi 朱静宜第三期(2018)海外观察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环境学院规划系博士、博士后。

文章:《“临时城市”中的公共空间经营性》《伦敦加百利码头临时城市主义:社区更新的公共经营策略》《伦敦Pop Brixton临时城市主义:产业孵化器型社区公共空间》《从“中国城”到“华埠”:一个伦敦异质空间的迭代更新故事》系列

 

 

ZOU Lin 邹琳第一期(2016)海外观察员;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后(在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

活动:《国际视野下的古镇创生方法与再认识》2022新年(黎里古镇)沙龙(分享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