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场”解构辞典

Architect 明星建筑师

Flâneur 游荡者

Guggenheim Effect 古根海姆效应

Public realm 公共空间/公共场域

 

 

 

艺术介入商业空间   思维浪潮

 

漫长的城市建筑史上,风格与形式因应着各个时代在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文化的转变也不断的革新与变迁。一次次的迭代更替中, 不论是诉诸时代背景,美学意义,抑或是哲学探讨等方面的鼓吹与散播,都从不曾出现如同近十余年来,大规模的以商业为号召的城市发展状态。

 

早在2002年,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在《哈佛设计学院购物指南》(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一书中提出“购物可能是最后仅存的公共活动方式”。这里的“购物”涵盖了机场、火车站、博物馆、医院、学校,甚至互联网所有的消费行为,并藉此探究建筑空间是如何促进消费欲望的。而现下城市消费空间在全球大范围内的扩散和繁殖,也似乎佐证了Koolhaas的观点。

本文作者
上海烁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蒋逢震JJ Chiang,总经理

服务中国地产行业近20年,历任中国知名地产集团品牌、营销、招商和资产管理负责人。2019年起,成为中国区为数不多的美国CCIM成员。

 

徐士涵Peter Hsu,设计总监

 

历任台北、加拿大等设计和开发企业设计负责人,在亚洲和欧洲均有主持设计项目。注重商业项目环境与人在功能及本质上的连结互动。

 

 

Rem Koolhaas / Harvard GSD: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2002) - Timeline Retail Typologies.

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艺术+商场,一种中国特色?

#Consumption Space

艺术介入商业空间词典

#Consumption Space

More  Latest Works

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策划 / 崔国

专题研究团队 / 崔国、宋代伦、杨松飞、潘晔、唐菲、烁业商业、门婕聪

新媒体编辑 / 唐菲

设计 / 林记工作室

法国社会学家与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区隔:关于品味鉴赏的社会评判》(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一书中, 透过对巴黎空间及生活习惯的研究中提出社会阶级,品味及消费行为等分析,并论及了社会空间场域(Field)的影响,具有“右岸品味”(right-bank taste)的工商业主资产阶级偏好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高于功能和内容。而具有“左岸品味”(left-bank taste)的知识分子则更倾于消费固态的价值。图片来源:le-livre.fr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 以消费文化为导向的符号经济(即上一篇末提及的本雅明的“展示价值”)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公共场所逐渐为消费空间所替代。“无地方性”的巨型商场、购物中心、旗舰零售店成为了重要的城市景观。同时,消费空间也不再仅是购买和销售的地方,空间同时也乘载了生活方式及文化意义。

 

于此同时,“艺术介入空间”已成为一个公共议题。纯粹的公共空间越来越需要被予以文化的符号并进入商业运作的领域才能得以延续和再生。而艺术—商业的结合更被视为商业空间的未来,艺术—商业的嫁接迎来爆发式成长。

 

 

 

游荡者的权力

 

1851年,法国商人Aristide Boucicant邀请了巴黎铁塔建筑师Gustave Eiffel设计了世界第一个百货公司,也可能是巴黎第一个特别设计的商店建筑——乐蓬马歇百货公司(Le Bon Marché,意为美丽市场)。剧院般的挑高大厅,博物馆式的巨型天窗,交错的扶梯与走廊,奠定了迄今为止的大型商场基本构成元素。到了1869年再度翻新扩建,增设了更具艺术气息的天然大理石立面,雕花铸铁阳台。由法国设计师Andree Putman所打造的黑白格纹手扶梯,更是延续至今的经典之作。充满创意灵感的空间,结合了左岸优雅奢华的生活气息,刺激着购买的欲望和冲动。(延伸阅读:Mall and More

 

Le Bon Marché 大厅,1900年。图片来源:wikimedia.org

Le Bon Marché 大厅,1880年。图片来源:Les Gravereaux

Le Bon Marché也敏锐的将非销售性的功能置入商场,顶层包含一个能容纳上千人聚会的社交大厅,还是法国第一家设有女士卫生间和男士阅读室的百货商场。1984年被LVMH收购后,再进一步增设的整个楼层的超市。1985年更成为世界上首家在商场内开办画廊的百货公司,其后并透过举办例行音乐会,设立艺术展,并将艺术融入商品销售之中。

 

法国文豪爱弥尔·左拉(Emile Zola) 在1883年撰写了《妇女乐园》(Au Bonheur Des Dames)一书,左拉笔下的乐蓬马歇是"一个顾客云集的商业大教堂" , 这个“教堂”售卖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是一种讲究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巴黎是一座天生适合散步的城市,本雅明甚至为巴黎创造出了“游荡者”(Flâneur)这样的城市角色。根据本雅明的主要诠释者之一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分析,本雅明早在1913年便发现并由衷地心仪巴黎的魅力。而那些兴建于半个世纪前(1830-50)的拱廊商店街,正是十九世纪巴黎的最佳象征,因为它既是室内又是户外,可以自成一个小宇宙,又可让漫游者徜徉其间而流连忘返,也可说是巴黎创造了城市游荡者。而百货商场正是由拱廊商店街衍生而来,Le Bon Marché正如同一个微缩版本的巴黎, 将城市的种种特质融入空间之中,一个属于巴黎的漫游式空间。

 

Le Bon Marché的出现,也预示了购物行为由单纯的消费商品转变为“符号消费”的观念将逐渐的在生活中普及,如同波德里亚在《物体系》(The system of Objects)中提出的的概念,“物必先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当代消费行为中,除了商品本身具备用途与需要所产生的购买动机外,还包含了经由广告、影像等媒介所传递的附加意义,进而形成一种承载社会价值的氛围(Ambience),而其中,“空间”及“场域”也成为了某种隐喻的条件之一。

作为新的品牌手段,当代艺术商业空间之滥觞

 

空间是一种市场手段,透过感知商店所在的城市来传达其独特性。 

Space is a marketing tool. "A brand can convey a sense of exclusivity" by the perception of its store in the host city.--Rem Koolhaas, Project for Prada Part 1 

 

上个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艺术化商业空间开始百花齐放的起点, 一线时尚品牌纷纷被跨国集团收购,零售业为了跳脱品牌既定形象,买手店(Select Shop)这种革命性的全新业态也从此活跃起来,透过极具风格的空间设计及选品,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此巨变不仅影响时尚产业至今,同时也将艺术与商业空间结合的概念带入了大众视野。分别创立于三大时尚重镇的米兰10 Corso Como(1990)、巴黎Colette(1997)、以及伦敦Dover Street Market(2004),除了是极具代表性及影响力的艺术型商业空间典范外,在惊喜的视觉飨宴及购物体验之余,这三家店铺通过空间与地方性及城市文化的连结更是其成功的关键。

 

△左:米兰10 Corso Como由时尚编辑及出版人Carla Sozzani创立,Carla Sozzani被誉为“远见家”和“欧洲最具革新精神的艺廊创办人”。她曾说:“我的初衷是创造一个人人觉得舒服的地方,由我挑选的喜欢的东西很随性地摆放其中,它就像一块意大利比萨。”意大利社会学家FRANCESCO MORACE在1991年描述10 Corso Como 为“概念店(concept store)”, 其后这名词才被广泛运用。最早这里是个结合艺廊与书店的空间, 在"Slow Shopping"的购物理念下,1998年增加咖啡店、2003年多了只有3间房间的旅馆、2009开设顶楼花园,囊括了艺术、时尚、音乐、设计及美食元素的混搭空间, 也为顾客和来访者提供相遇相识以及交流不同文化、观念及经历的机会。深受意大利艺术和时尚圈的人士的喜爱。图片来源:meltingbutter.com

 

△中:巴黎Colette由Colette Roussaux和其女儿Sarah Andelman共同创立,并以母亲的名字命名。不同于10 Corso Como,在1997年开业之初, Colette便已结合了全天开放的商店、画廊和一家餐厅,母女二人如同大部分的巴黎人一样,喜欢时尚、音乐、艺术、设计等,这间店铺也寄托了其情感及喜好,书店、展览以及全天候可用餐的“水吧”,Colette的店面不仅是消费空间,也是一个文化景观的枢纽。Yves Saint Laurent的前设计师Stefano Pilatih曾说到“创建人Sarah不是只专注品牌,她把整个巴黎放进了colette的时尚版图”。图片来源:missbish.com

 

△右:伦敦Dover Street Market是2004年由日本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Rei Kawakubo)所打造的时尚概念店,其灵感源自于1960-70年代伦敦的肯辛顿集市(Kensington Market)。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迎合了嬉皮和波西米亚文化,是英国各种亚文化碰撞的场所。嬉皮士、朋克、金属、哥特风格……集市内三教九流的大杂糅,而这些极具魅力和启发的元素正是Dover Street Market空间中的一大特点。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设计及商品陈设,来访者能体会到一种艺术市集的热闹感。川久保玲表示,“我希望创造出一个能将各领域的创作者聚集在一起的集市,老百姓、店铺与高级时装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些富有个性且有着不同灵魂的人齐聚一堂,在交流、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 图片来源:complex.com

 

 

买手店的鼻祖——巴黎L'Eclaireur Sévigné的创始人Armand Hadida曾说:未来的买手店,店内没有服装,但是会有很多零碎的小东西吸引顾客购买。它可能更象是一个会面的地方,一个能够激发灵感、人们可以在那里无限幻想而且充满惊喜的地方。

 

“如今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寻找到精品店和网络销售的完美平衡点,人们可以到实体店内感受时尚氛围,享受买手店带来的灵感和愉悦,我们可以向您展示店内的商品,也可以向您提供在线购买的货物,这样您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享受着时尚与科技带来的别样的购物体验。”

 

一如库哈斯的判断,Armand的这段话也同样说明了消费空间取代社会空间的城市发展走向。

 

纵观艺术与商业空间的结合历程,是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社会现象。城市空间的演变,时尚产业的推波助澜,消费性文化带来的空间认知,以及商业模式的革新等等。不可否认,设计空间或艺术空间,的确是这个时代消费性空间的特色之一。

 

但是,如同历史其他发展进程,如今艺术与商业空间的结合的潮流,似乎也遇上了瓶颈,初显疲态。

 

当前,信息与趋势的传播速度几乎是零时差的,同质化竞争也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性特质,而不论是建筑,空间,或是艺术,其地方性或场所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元素之一。当艺术元素成为纯粹的符号式表达或是粗浅的表层审美,空间与艺术的关联性已然断裂,艺术介入商业空间也成为了一个假命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艺术元素及审美已经成为了消费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消费性空间的商业属性也逐渐弱化,更进一步接近了公共空间的范畴。

L'Eclaireur Sévigné 成立于1980年,起初是一家概念店,之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旧艺术展览馆内开设了第一家正式的店面,2009年换到Sévigné店面。装修陈设根据创始人Armand对于艺术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其后逐渐转型成一间集合时尚、设计、和生活方式的买手店。整个空间的设计规划由比利时当代艺术家Arne Quinze与其所引领的建筑设计工作室SAQ操刀。Arne Quinze将L’eclaireur作为一个大型创作空间,147个镶嵌于墙面上的荧幕放映其影像创作,并可机械式地开阖展示服装或饰品配件。入口大厅还设置了Arne Quinze著名的如同鸟巢一般的巨型木制雕塑作品。图片来源:yelp.com;ab-matic.be

古根海姆效应,艺术欣赏到空间欣赏

 

“古根海姆效应”(The Guggenheim Effect)自1997年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后一直影响至今。文化霸权、都市计划、商业模式、艺术文化、旅游观光等研究不绝于耳,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由“古根海姆效应”首开的城市营销(City Marketing)之滥觞。凭藉单一建筑物而让城市声名大噪的“奇迹”,引领了十余年的奇观式建筑建设浪潮,依附于文化建设的象征性建筑(The Iconic Building)及明星建筑师更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图片来源:euskalmuseoak.com

· 2003年,蓬皮杜中心梅斯市分馆 (Centre Pompidou-Metz)国际竞赛,由坂茂 (Shigeru Ban)团队击败瑞士的Herzog & de Meuron 及法国的Dominique Perrault胜出。(2010年开幕)

 

· 2003年,Zaha Hadid夺得古根海姆美术馆台中分馆设计权。(未建)

 

· 2006年,SANAA(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妹岛与世+西泽立卫)击败Zaha Hadid拿下卢浮宫朗斯分馆(Louvre-Lens)设计权。(2012年开幕)

 

· 2006年,阿布扎比古根海姆美术馆启动,并由Frank Gehry再度操刀。(工程延期,2022年开幕)

 

· 2007年,巴黎卢浮宫宣布兴建阿布扎比新分馆,由Jean Nouvel设计。(2017年开幕)

 

· 2007年,Jean Nouvel还得到了卡达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委托。(2019开幕)

蓬皮杜中心梅斯市分馆。图片来源:archdaily.com

△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图片来源:design-middleeast.com

一时之间,博物馆及大型文化设施建筑成了普立兹克奖得主的论剑之地。然而,第二个毕尔巴鄂奇迹并未出现。不同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或是卢浮宫金字塔等城市地标与时代及文化的紧密关连性,毕尔巴鄂古根海姆更多的是表现主义式的创作,甚至建筑物本身的造型意义已经掩盖了原本博物馆的功能性。就城市及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类奇观式的建筑更接近一个无功能性的公共场域类别,而若从商业角度来说,毕尔巴鄂古根海姆仅是“全球古根海姆”(The Global Guggenheim)的新型博物馆运营思维下的文化符号。
 
《纽约时报》描述了后毕尔巴鄂时代大部分博物馆的际遇之后示警道,“可喜的是新建筑开幕一年期间,参观人次可望大幅成长。可叹的是,两三年后参观人次就总是陷入停滞。”但是对于消费空间及商业品牌来说,“古根海姆效应”已然成功地将建筑的“符号式美学力量”带入大众视野,并且将艺术观赏的行为由静态观览转变为空间体验。

 

 

 

明星化(时尚化)建筑师   商业空间艺术

 

如果您看一下十九世纪的购物,那时候他们似乎更有能力同时处理两种现实。既要现实,又要购物。

它可能更具异国情调,因此集成起来并不难。如果您今天想想,购物的本质就是尽可能消除现实。

If you look at 19th century shopping it seems that at the time they were more able to deal two re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With reality but also with what shopping had to offer. It was maybe more exotic and therefore not so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f you think about today, the essence of shopping is to eliminate reality as much as possible. --Rem Koolhaas

 

1999年,UNStudio的建筑师Ben van Berkel和Caroline Bos曾说: “建筑师是未来的时装设计师。”其后,真正引发讨论的,是建筑师开始走向时装设计师般的明星化进程,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在商业需求下的符号化过程。

 

工业革命后,大型文化设施取代了庙宇、教堂、清真寺、金字塔等宗教场域,成为了承载社会意义的城市骨架。而今天,顶尖建筑师们,如Koolhaas、Frank Gehry等人,纷纷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这些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设计,转投于商业综合体、酒店、旗舰店等商业空间的怀抱。

 

△杭州来福士中心,UNStudio设计。图片来源:capitaland.com

建筑及空间,不再仅仅是营造品牌风格及强化消费欲望的工具;此时的建筑师,也已经不再将空间当作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类型来进行设计,而是更趋近于类古根海姆的自我表述形式。大品牌也在此时纷纷向建筑大师们递出橄榄枝。不同于文化建设的缓慢周期,由资本推动的商业性建筑极其高效。一座座表现形式至上的建物拔地而起,以奇观贩售文化,重塑了都市景观,也使得观光客的目光悄然由文化建设转向消费空间之上。而对于建筑师来说,相较于文化建设的诸多限制与争议,与一线消费品牌的合作反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2001年,Koolhaas设计的纽约 PRADA旗舰店的开幕,正式开启了属于商业空间的“后古根海姆”时期。这个耗资4000万美元的建筑实验空间,如同Koolhaas的宣言般,打破了时装、消费空间以及艺术元素之间的藩篱,成为一种新类型的公共场域。空间成为了某种中性的场域,甚至可以说完全忽略了消费空间的功能性。对于店铺而言,极大的空间浪费虽然没有带来任何销售助益,却使得这间旗舰店成为火热一时的观光景点,等值的各式免费报导及传播,最终反而促进了PRADA的整体销售成绩。自此,也开启了随后知名建筑师竞相投入精品旗舰店设计的风潮。 

空旷的一楼大厅,一整面向下延伸楼梯形成剧场般的空间,14台投影仪,滚动播放世界新闻与时装秀。根据顾客的到来,空间内的灯光以及这些陈列书箱不断发生变化。原本单纯的零售空间彻底博物馆化。每一件精品都象是前卫的艺术品,颠覆了零售方式。地下一楼也顺势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展演舞台。图片来源:2x4.org

PRADA纽约旗舰店选址Soho区,基本已经宣示了此建筑的品牌形象定位。而与古根汉姆美术馆为邻,除了营业考量外,Koolhaas是否有意让PRADA与古根汉姆美术馆成为一个时代性的对比,则不得而知了。他在与建筑媒体Metropolis 的一次访谈时说:
 

“没有那些想做点什么的人,建筑师就什么也不是。这也使得建筑成为了一个奇怪的专业,在有人调动我们的才能之前,我们本质上是被动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时尚可以在8小时内组构出我们需要花八年才能成就的某种高度,这实践速度的巨大差异是相当令人着迷的。建筑有着能将一切事物转化为一个整体或一种语言的能力,而时尚,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做着同样的事情。”

 

据此,建筑师们热切地投身于与时尚产业的合作,其背后诱因也变得不难理解。

 

东京表参道更是成功地以设计建筑群打造出一张世界级的城市名片,独特的城市风景也带来了大量的目的性人潮。自2007年起,每年10月份表参道上举办青参道艺术博览会,让原本就时髦街区,展现出更为浓厚的艺术效应,甚至带动了周边社区的连锁反应。商业建筑及商业空间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转变。

2003年,东京表参道上Herzog & de Meuron创作了PRADA旗舰店,SANAA及青木淳也在同年分别完成了“Dior表参道”以及“路易威登表参道”。2004年,伊东丰雄的TOD’S Omotesando落成;2006年,安藤忠雄表参道之丘开幕;Zaha Hadid、MVRDV、隈研吾、团纪彦等人也陆续在表参道及南青山完成了极具风格的商业空间作品。图为表参道PRADA。

图片来源:au-magazine.com; tokyocreative.com

奢侈品牌作为资本,衍生新型文化空间

 

城市是人创造的,城市给人最精彩的感觉应该是"起源于艺术, 发展于需求"
As an artificial world, the city should be so in the best sense:made by art,shaped for human purposes.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古根海姆效应”带来的博物馆空间商业化,助力了商业空间博物馆化的进程。
 

建筑空间或建筑师始终是一个媒介的角色,商业品牌在背后扮演了重要的资本推手,奢侈品行业更是推动艺术跨界的重要媒合者。比起可以量化的销量,为强化品牌潜在价值和认同感,奢侈品品牌相继成立艺术基金会:Cartier 1984、Louis Vuitton 1990、PRADA 1993,成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动力。其运营模式上,除收藏艺术品外,同时也做为艺术界的推广平台,而在媒合艺术与时尚之外,更直接将其艺术元素植入商品之中,以艺术作为推动品牌营销的重要战略。当建筑艺术也成为了消费社会的文化符号之时,自然也成为了推广品牌价值及累积文化资本的利器。 

 

Frank Gehry设计的LV基金会(Fondation Louis Vuitton),以及Rem Koolhaas设计的PRADA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分别在2014及2015年开幕。虽说两者皆为脱离了消费功能的艺展空间,但在设计上却不约而同的成就了具有公共空间属性的城市景点。图片来源:trekearth.com

 

2008年,Zaha Hadid为CHANEL设计了可拆解移动的CHANEL Mobile Art,一时成为时尚设计、建筑,乃至媒体艺术界共同的热门话题。图片来源:zaha-hadid.com

 

同样的,即使没有设置基金会的品牌,也藉由设立博物馆,并透过建筑或空间艺术来达到相近的目的。2001年及2015年安藤忠雄为Armani分别设计了Armani/Teatro和Armani/Silos两座展馆。2009年,Rem Koolhaas再度携手PRADA创造出PRADA Transformer,兼具艺术装置、展馆、影院,以及文化活动场地等多重功能。

 

至此,商业空间与艺术的结合似乎走上了一轮新的转变过程,在社交媒体的风行之下,一切的社会行为都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空间符号消费在一次次的转化中也成就了的空间的社会属性,承担着广泛的文化联系。然而,资本与商业始终还是需要建构在具有竞争力的城市条件之上,在谈论艺术介入商业空间时,不可脱离的仍是美学与生活风格的根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