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半人的视角,叙述一半人的成都。

 

 

一半享乐,一半焦虑

 

△“在成都,你消费的安心程度会比在一线城市要好很多,尤其是当你解决了房子以后。”摄影:方靖

 

 

 

成都的房价在西部地区并不算高,即使现在有所上涨,但如果你能接受远一点的距离,照样也能在房子之外获得一种生活上的快乐。且这种取舍的痛苦,远没有像在一线城市里那样感受剧烈。我周围的成都本地人,也大都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很多成都人会觉得没有存钱的必要,我就要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尽情地享乐。

 

成都不像西安那样历史包袱感很重。成都人爱调侃,经常开玩笑地称自己没什么忠诚度,因为我们对新鲜的东西总是格外感兴趣。

成都力:成为大都会的七个向度

#China City

成都应成为“另一线城市”

#China City

More  Latest Works

△“天府广场是成都原来的商业中心,天府红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改造的。通过还原成都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来吸引年轻人,但结果就是东施效颦。”图片来自网络

 

 

这套文化发生体系,应用到影视剧上,就会出现像《你好李焕英》与《夏洛特烦恼》这样的故事与年代配套。但如果我们对这套文化体系的思考到此为止,那么它的生命力是注定不会长久的。我很欣赏文和友运营团队的一点是,他们在广州文和友失败后,果断将深圳文和友改成“深笙蚝”市场,用他成功的方法论,打造出了新的IP。

 

因此,成都要想创造出一个新的商业形象,将现有的文化嫁接到商业,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种可能不是简单地将街巷移植,而是用一套完整的娱乐业生产逻辑去打造商场。前者可能会导致商业的变性(无性格与阶级性),而后者则有可能带来一丝新的机遇。

 

 

 

*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并非真人,而是作者依据访谈,将三四个人集中糅合在一起所产生的虚拟角色。

 

 

 

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策划 / 崔国

文 /  方靖(实习生)

编辑 / 宋代伦

专题研究团队 / 崔国、张晶轩、杨松飞、宋代伦、宋雅婷、江鲁津(实习生)、方靖(实习生)

新媒体编辑 / 唐菲

设计 / 林记工作室

本期作者

△(左)“成都的很多事情,要在街巷里完成才会有产品感。这一点,太古里还勉强过关,但IFS连及格都够不到。成都人不爱逛,倒不是因为消费能力,而是因为它缺少了成都的本土氛围。”

△(右)“猛追湾现在的问题是业态单一,餐饮为主,业态组合与招商运营仍有所欠缺,不过氛围改造和设计还是可圈可点的。”

摄影:方靖

 

 

成都人的喜好分两类,一类是小众、调性高的,一类是国际化、易消费的。当成都的本地人消费不起大牌时,往往就会到那些分散在太古里周边的小店,也是这一类店铺,满足了成都人爱逛街的原始欲望。一旦它们被移植到商场,这种街巷的体验与场景的冲突就会被打破。源野能成功,说到底还是和场景有关,如果它最开始是出现在商场而非公园,很可能就不会是这种效果了。

 

但成都现在仍然需要一个商场,一个专属于年轻人的商场。因为成都现有的商业都是无性格的,它们以最大公约数为服务半径综合性建立,且这类社区商业都带有一定的阶级属性,中产或中高产,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消费方式去做十年后的商场。

△“我希望能出现像TX淮海那样的主题性商场,它未必需要带来多大的消费刺激,但这种主题性的空间体验,或许能激起我们新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上,我们要向上海学习,他们还是有很多专业且垂直的商业模式可以被借鉴引入的。”摄影:宋敖

 

 

我始终认为,我们应该面向年轻人,因为商业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我们这个城市的消费者(成都人),他喜欢洋气,喜欢过有品质的生活,那我们就应该要学习、借鉴。但这不是照搬,而是要研究一种消费行为后面的一整套生活方式,然后将它“成都本地化”,从而诞生一种相对于成都年轻人来说,有可能的新消费趋势或消费爆点。

 

 

 

一半火锅,一半料理

△“成都人的口味一开始也没这么辣,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愈演愈烈。可能跟我们的生活压力有关,忙了一天到最后只想喝酒撸串,而不是砸吧两口咸粥。”摄影:方靖

 

 

成都人很神奇,他们的餐饮口味一直都很稳固,很难被外地人冲击,但可以同化外来的菜式。比如在我看来,最简单、专业操作性最低的日韩菜,就很容易被成都本地化。所以来成都的两年,但凡想尝试一家非川菜口味的餐厅,踩雷的概率都非常高。

 

成都和上海的餐饮差异就在这里。一方面,是供应链的问题。成都的外来人口,或者说外来的专业人口还不够多,所以它做不到像上海那样,遍地都是特色且地道的异国菜;另一方面,是需求端的落后,好的料理需要有懂行的消费者品鉴。成都人更偏爱麻辣口味的川菜,所以成都现有的餐饮业态,更多停留在火锅串串这种日常性的消费,缺少像西域特色、日韩风情这类偶然性的消费。但其实,后者在成都的比例,还可以再多一点。成都之前在讲“三城三都”建设,里面也提到了“美食之都”,但大家好像都默认美食之都就是将“成都推向世界”,那“世界迎向我们”这个点,是不是还可以再深入一些?

△“长沙的营销能力得益于湖南广电的溢出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超级文和友’,通过娱乐节目的助推与明星打卡,成功将其打造为长沙首屈一指的商业品牌。”图片来自网络

 

 

成都,作为一个新消费城市,至少在供应链上是无后顾之忧的,但很明显,它现在空有供应原料而无营销人才。当商家不会用品牌的逻辑做商业时,就需要有一个平台出来帮他,“一筑一事”一直在做这件事,但遗憾的是,他自己(平台)还不够强大。

 

长沙文和友对我来讲就是新怀旧,创始人通过深挖长沙本地特色,还原出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这种场景叙事化的商业逻辑,复刻到广州就变味了,除了几家餐饮,剩下的就是全国通用的工厂+大院的时代记忆。这种建立在年代记忆上的商业模式,脱离了地区特色就会泯然众矣。

蓝鲸,成都本地人,独立小众设计师

好吃喝玩乐,信奉生活第一、工作第二

 

 

成都人好(hào)玩,也好(hǎo)玩。很多外地人来成都以后都不想走了,因为他们感觉能融入到我们的圈子。成都的氛围就这样,温暖、包容,甚至玩,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我们愿意开车一两个小时,就为了去都江堰吃一顿火锅。

 

成都人也重消费,甚至愿意超前消费去体验我们向往的、追求的、洋气的生活。

△“城南最近新开的源野就藏在大源公园底下,我们业内人士或者品牌方每次想要做新东西时都会去那里取经。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成都人,还是很乐于看到这类独特、小众且有调性的商业品牌的,虽然不一定能消费得起。”摄影:方靖

 

 

成都现在人口流动很大,许多“新成都人”可能对成都本土文化并不了解,但这不妨碍他们追求洋气。所以成都文化,本质上就是与消费紧密结合的大众文化,而非小众圈层。这也得益于成都市政府的城市营销。可是现在,政府下场带动消费、努力进击新一线的想法,和我们部分成都人只想要过舒适、安逸的生活相矛盾了。这种变相的拉扯,与快速转型带来的矛盾、冲突都让我不适,我甚至开始焦虑。

 

成都,已经快得让我感受不到过渡期的存在。

 

 

 

一半街巷,一半商场

 

里非,90后新成都人

投资集团战略研策经理,工作之余爱逛潮牌

对地产研发与商业策划有一定的见解

 

 

成都的矛盾与冲突,不单体现在消费上,甚至可见于街角不起眼处的咖啡屋。它可能左边还是一家理发店,右边是一家水果店,然后突然就出现了它,你会觉得很惊奇。这种场景体验,甚至上升到了空间消费,而这种感觉,只有在街巷才会成立。

 

成都就是这样,新和老的碰撞,自然生长在街巷。成都本地人也都喜欢逛苍蝇馆子,因为他们知道好吃的东西都在巷子里,不在商场。

竹子,山西人,四川大学城乡规划学院大二学生

业余美食博主,专挖成都特色小店

 

 

成都现在每个月都会有新店冒出,光拍照打卡就要好些时日。作为一个吃不惯辣的外地人,我一直在成都寻找除了“辣”以外的成都特色。后来,我发现,至少在吃这件事上,豆瓣酱和辣已经统一川渝江湖了。

△“源野这方面能出圈,是因为它的消费人群已经被筛选过了。他们最开始的目标,就是那些有国际视野,且能将偶然性的消费化为日常,或者说偶尔的日常的人。”摄影:张晶轩

 

 

一半雪山,一半文化

芍药,重庆人

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与非遗的传承保护

热爱成都所以决定蓉漂

 

 

过去有一个词叫“文化滴漏”,我们也一直默认上海在这方面掌握着无可撼动的话语权,但现在也轮到我们思考,成都,是不是有可能也反向滴漏回去?这或许很难,但其中,一定有一些惊艳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展开思考。

 

成都的雪山,是它地理底色上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在成都遥望雪山”。近两年,成都的空气质量改善了许多,我也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他们晒的在自家阳台上拍到的雪山图。我身边的许多朋友每年会来成都两三次,大部分时间都是去318国道自驾游。除了雪山、露营以外,和成都地理底色相关所诞生的生活方式就是公园城市了。

 

成都的天府新区最近也出现了很多特色商圈,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仅融合了市政规划的发展理念,同时也结合了绿色、生态的环境价值。“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也成为了最能代表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这种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成都人喜闻乐见并乐于输出的。

 

另一方面,成都的地理位置天高皇帝远,也奠定了它文化创作的开放与包容基调。整个西南地区,不止于成都,都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

△“成都现在的对外形象,一是国粹精华,二是潮流文化。类似于剧本杀、街舞、嘻哈、电竞、古着这类潮酷元素,在成都随处可见。”摄影:方靖

 

 

文化创作需要有特定的环境氛围,成都近两年也举办了很多艺术展,不管是个人性质的还是带有政府属性,成都人都很乐意参加,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对文化交流还有需求。

 

成都现在又叫“成姆斯特丹”,一个创意工作者友好型城市,这也恰恰说明,成都人是真的好玩,且爱玩。而这种松弛有度的氛围,是最利于生产潮流文化的,所以成都人做创意并不痛苦,甚至会自在与享受。但成都现在缺少一个旗帜性的艺术中心,很多的小众文化生产者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片区。尽管各片区之间仍有微弱的联系,但都不足以形成一个攒聚的核心力量向外输出,成都的文化生产,停留在了满天星。

 

 

 

一半营销,一半建构

木鱼,地产广告公司,大学毕业后就在成都工作

经常出差但依然保持健身习惯

 

 

最新的TOC新消费品牌中,长沙表现优异,而成都却无缘榜单。一直以来,长沙和成都都在比邻竞争,而抢夺新消费品牌的关键,就在于“新”而非“消费”,所以突围的秘诀就在于营销。

 

成都的市政府很会做城市营销,然而到了市场上就后继无人了,这可能与成都人的调性有关。成都人易满足,不会贪图过大的商业版图,所以即使这个城市的能级与热度也完全足够,但一直都没有出现一个像“文和友”一样响亮的名号。成都的网红店数量也很多,并且它们在空间体验与商业品质上都有严格把控。然而这一部分的商家,并不懂如何与资本共同运营一个品牌,且据我了解,成都有很多的餐饮店在做大之后都会搞加盟,然而很少有品牌能靠加盟做大。

 

方靖 
(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