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常年位居各类“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前列,这座城市的魅力如今已变得愈发不容小觑。近年来,在以茶馆和火锅著称的蓉城,一股新的力量开始涌现。大量咖啡店、买手店、书店在街巷的各个角落生长起来,书写着属于成都的青年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也将成都作为了创业基地,其中便包括一筑一事的创始人王牧之。在王牧之看来,成都或许不应叫“新一线城市”,而要叫“另一线城市”,其目标不在于迎头追赶一线城市,而在于活成自己独特的样子。

 

 

Q=《城市中国》

A=王牧之

 

 

Q:您选择在成都创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成都这座城市给您的创业提供了哪些条件,当时以及现在来看是重要的?

 

A:与今天的成都不同,2014年的成都尚未成为一个创业热门城市,还处在一个未雨绸缪的爆发前夜。但这几年,我们不断发现,有一批文化创意、生活方式、互联网等领域的成都在地创生品牌,实际上都创始于2014-2015年。

 

如果说这一批创始人有什么关于“创业在成都”的共同原因,我认为,他们大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海外学习、工作、生活过,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来到成都,并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亲切感和独特性。

 

我认为这种亲切感和独特性来自于成都那种“放松和包容”的城市文化,它为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领域的事业提供了一种更良好的土壤。这些设计、艺术、时尚、创意、消费、娱乐、游戏、健康、美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事业,需要更低成本的发起,更大范围的热衷,更广社会的认同。成都历来就擅长于在一种放松和包容的城市文化中,孕育新鲜事物。

△成都的保利中心曾被称为“魔方大厦”,公寓楼内隐藏着大量夜店和酒吧,是成都重要的亚文化聚集地,也带动了中国地下电音的发展。在2017年的整治后,保利中心内的大多数夜店被关闭或转移到了别处。位于21楼的夜店.TAG是保利中心仅存的最后一家夜店。上图:保利中心;下图:.TAG。图片来源:RESIDENT ADVISOR,TAGChengdu

 

 

同时,这种放松不代表松懈和放任自流,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所以与之相伴的是成都人那种拼搏的精神,暗地里使劲的态度。一个人悠闲地在茶馆、咖啡馆里泡着,实际上可能又在琢磨着一些天马行空的新创造。

 

嘻哈说唱在成都很火,在全国都数一数二,CDC(成都说唱集团)的作品听起来、看起来很任性和随意,但是我们都知道那背后花的功夫有多少。成都的咖啡馆和书店发展也是全国数一数二。这俩业态看起来都是那种“神仙生意”,一琢磨就知道难挣钱,但是我们都知道但凡一次创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明知道很难挣钱还要开这种店,这难道不是一种胆量和热爱,怎么会是懒惰和逃避呢?

 

一半成都

#China City

成都源野:“公园+”模式下的空间开发利用

#China City

More  Latest Works

△成都IFS的装置艺术“爬墙熊猫”作为最早将成都推向全国的“初代网红”,至今都保持着前来排队打卡的人流量。摄影:宋敖

 

 

店铺的快速兴衰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正常的迭代机制,如果一开门就从不网红,店铺不是关门更快?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不用担心网红店太红了,后面就冷了,开过店的人比谁都更清楚每天的流水账意味着什么。他们既然是主理人,就需要找到办法,让店铺开下去。即使关门了也没关系,开店也是需要交学费的,下一次就会改进了。

 

作为消费者,不喜欢一家店铺的话,那就不点赞、不转发、不问、不去,越来越多人这样,不是这样的店铺就不网红了嘛。然后新的让你想点赞、想转发、想问、想去的店铺又被创造出来了。

 

这些普遍观点和共识在成都,其实也是一种“放松和包容”心态的延伸。

 

 

 

Q:您认为成都的城市、商业应该朝什么方向、类型、特点发展?

 

A:另一种城市。所以也许成都不应该叫“新一线城市”,而应该叫“另一线城市”,寻找到新的更适合我们的城市发展模式,宜居、乐活、引领生活方式。

 

 

 

Q:最后,可否用简单的词汇或类比的方式,概括一下成都给你的主要感受?

 

A:成都是一个大茶馆,喜欢泡在里面一整天。

 

 

 

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策划 / 崔国

采访 / 张晶轩

编辑 / 张晶轩、宋代伦

专题研究团队 / 崔国、张晶轩、杨松飞、宋代伦、宋雅婷、江鲁津(实习生)、方靖(实习生)

新媒体编辑 / 唐菲

设计 / 林记工作室

本期嘉宾

△成都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推动着露营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兴起。在新型商业空间REGULAR源野内,买手店Element打造了一场以露营文化为主题的开业活动。

摄影:张晶轩

 

 

当然,生活成本降低也是一大因素。在北上广,8000块租的一室户还不一定满意,成都却很少有适合年轻人的8000块的房子,4000块就能租下很“豪华”的套二了,其中一间还可以拿来做书房,8000块以上的房间都是为领事馆里吃公饷的外籍官员准备的。买房时的房价控制在2万/平米左右,南边差不多了就发展东边,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纵深。

 

还有本地人那种对外地人表现出的欢迎和宽容的态度,这些细节体现在你在咖啡馆坐下来点杯咖啡,进附近小卖部买瓶水,到新公司接受一次面试……等等日常之中。成都历来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移民城市,大家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招待客人,但又不至于崇洋媚外,又市井又开放。大家在这里就是通体上下觉得放松,“哎呀,来耍嘛,来都来了。”

 

这样氛围对年轻人当然是友好的,因为年轻人就是喜欢独立、自由、创造,不喜欢社会上到处都是教条、权威、老规矩、来自大人的“关爱”。当然,中老年人也很喜欢成都,他们如果到成都养老,除了自然生态因素,好像也会逐渐开始不那么喜欢管教了,自己就打麻将和郊游去了。

△在成都大源中央公园内打牌的大爷大妈。摄影:张晶轩

 

 

Q:一筑一事曾于2017年、2021年各出版了关于成都的城市指南书。在这两次书籍出版的4年间,书中的一些空间、店铺或人有怎样的变化或更迭?从整体趋势上看,成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这4年确实变化很大,是成都真正“制胜”的4年。2017年时,很多品牌还在初创阶段,2021年就已经比较成熟了,而且细分领域越来越多,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相当体量的参与者,创始人的主要年龄段也从80后来到了90后。2017年书中的店铺、品牌和主理人,有差不多一小半这几年就消失或式微了,但是竟然有一大半都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得很好,其中不乏一些相当知名的名字。这样的比例是惊人的,我们还计划做更细致的调查研究,观察其中的原因。

△位于成都的猛追湾中的几何书店起源于青海西宁,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图片来源:一筑一事;摄影:雨婷

 

 

在这样的公共氛围里,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些层出不穷的故事,自然而然就被带动起来了。2014-2015年我刚做《一筑一事》公众号的前两年,也是不挣钱的,团队前前后后只有三五个人,我就随着性子做,才写了10篇左右,竟然也得到了不少关注,被邀请去这里那里分享,粉丝们跟着我“脚步丈量成都”,有远见的开发商邀请我们一起去做社区活动,给我们一点钱,我们开心得不行。

 

现在一筑一事竟然发展到70多个人的团队,业务越做越有意思。作为一个媒体基因的创意团队,我们可能更有发言权的是,持续不断的观察和链接,让我们在过去7年里,确实见证和带动了一批新生品牌的创始和发展。

 

世界上总有一些城市不是最头部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哥本哈根、墨尔本、大阪、温哥华、曼谷这些,中国也需要有一批这样的城市,他们在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领域卓有建树,成为最宜居的创意城市。目前我们的“新一线”十多座城市中,很有可能会在将来诞生一批这样的城市,我个人比较偏爱成都和重庆。

 

 

 

Q:您认为成都吸引年轻人的地方在哪?以您的观察,成都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消费方式有怎样的特征,或与其他大城市有哪些不同?

 

A:年轻人很喜欢的原因其实不难发现,来过的都说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美食不说了,我就认识好几个90后明确告诉我,就是因为好吃的东西太多而留在成都;美景更不说了,能在城里就看见绵延的雪山,中国仅此一座(10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上午还在城市繁华中享用一份brunch,下午就能开车来到荒无人烟的川西大草原、森林、海子、群山之间,可以说走就走。

 

△(左)《茶馆》,作者: 王笛,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 2021年,售价: 108元。

本书中,澳门大学教授王笛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馆为研究对象,探求了20世纪上半叶成都人的生活实态。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群体、组织、秩序等多个角度,切入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

△(右)《街头文化》,作者: 王笛,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 2013年,售价: 45元。

本书是王笛对成都社会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从下层民众的角度详细描绘了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成都丰富的城市生活。为我们呈现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充满活力的茶馆。

 

 

 

Q:在以往印象中,成都是一个主打茶馆和火锅店的城市。但这两年,咖啡文化正在成都飞速兴起,成都不少街区会让人联想到上海武康路、安福路的发展模式。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成都的咖啡文化和上海有何异同?

 

A:咖啡馆在成都的繁荣,我认为与茶馆文化在成都的传统有关,也跟整个城市的市民文化氛围有关。咖啡馆既满足了成都人对咖啡这种新鲜饮品的一系列好奇心,又成为更为时尚的“新茶馆”,成为某种公共生活的必要空间配套,与之并存的是书店(成都的书店数量也是全国之最)。

 

与上海的咖啡馆不太一样,成都咖啡馆的社区感和亲和力更强。在上海的咖啡馆里,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些上海人在家附近喝咖啡,但是在成都咖啡馆里,我们好像很习惯于描述,这是一些成都人在家附近喝咖啡。我曾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但我自己和我的同事,只要不是老家在上海或者上海周边的,都绝不会说,我是上海人。但是来到成都的年轻人,一年以后就会说我是新成都人——当然很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很快在成都落户和买房了吧?

王牧之
一筑一事创始人 

△一筑一事在2021年出版的《成都》城市指南书。

 

 

Q:一筑一事曾于2017年、2021年各出版了关于成都的城市指南书。在这两次书籍出版的4年间,书中的一些空间、店铺或人有怎样的变化或更迭?从整体趋势上看,成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整体趋势上,最近4年里,全国品牌在北上之后选择落地成都的越来越多,成都作为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领域的头部首选机会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在2020-2021年的疫情期间反而更明显了。这两年不仅本地的新店开办潮流不减反增,一些大的活动也纷纷落地成都。另一方面,一些创生于成都的品牌也开始走向全国,这个势头还比较弱,但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成都真正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归属,把这种土壤中孕育出来的生活方式培养成一种可以滋养更多人的文化“知本”。

 

我认为成都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未来5年,成都还会有一个厚积薄发的窗口期。基础建设投入加大,比如第二机场的开放,以及人才的净流入也需要时间落地生根,这些都在等待一些时间的发酵和生长。有可能的话,我们会在4年后的2025年再推出一本《成都》,现在我们无法想象里面会有什么。

 

 

 

Q:一筑一事采访过大量的「成都生活方式主理人」和他们的创意店铺。当初为何会选择去关注这些内容?这些创意店铺的出现,对附近的街区或这座城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城市与生活,都是由实实在在的建筑空间与人物故事作为基础而组成。我们认为“探访”是建立认知系统的必要工作和关键因素,所以从2014年创始开始,我们就老老实实地探访、记录、传播,甚至在最近我们还为这样的工作方法开发了专门的手帐本,推向市场。

 

这些店铺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每一个空间都像一个信号塔,不断释放着某种关于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的细分信号,影响着一批人,然后又在城市的街区里相互叠加,建立起了成都这座城市新的身份标识。这种状态很像学者王笛老师在《茶馆》《街头文化》书中描写的那样,这些店铺作为一系列百态纷呈的公共空间(新的茶馆),不断塑造着一座市民城市。

△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截至2021年1月的统计,成都是国内除上海、北京之外咖啡店数量最多的城市。此外,根据《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在2019年的时候,成都实体书店数量已达到3522家,成为中国城市书店数量排行榜第一名。

 

 

 

因为这样的内在原因——成都人(一个更包容的族群概念)在成都咖啡馆喝咖啡——咖啡馆的设计、配置和服务氛围都会变得更为随和,时常有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小心思,比如一句搞怪的slogan贴在卫生间墙上,或者隔壁正在讨论这个咖啡馆的设计师正好自己认识,另外不少人会在咖啡馆停留到傍晚,而不担心因为住在很远的区,需要早点去赶地铁,路边停着车走进去喝咖啡的情况很常见。这些生活习性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代价是相当高的。在成都玉林、桐梓林、猛追湾、少城这些街区,火锅店旁边停住一辆跑车,跳下来的人坐在路边排号等吃的,很常见。

 

成都夜生活也很发达,大大小小的酒吧、夜场、亚文化聚集地里,年轻人的活力得以释放,疫情期间的地摊也火爆一时。这么多年轻人在夜场,随意摆个地摊也不觉得丢脸,证明他们的父母管得不严……

△万科所打造的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将猛追湾从一个衰败的旧厂房片区转变为年轻人们的最新打卡目的地,引入了多家具有特色的书店、咖啡、酒吧、餐饮、市集、展览。摄影:张晶轩

 

 

 

Q:在不少店铺或街区的打造过程中,“网红化”开始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诉求。您怎样看待这种网红打卡属性,以及一些店铺的快速兴衰?

 

A:网红是一个中性词,网上很红,然后大家才更有可能来到线下体验消费。作为商业店铺或街区,开张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开过店的人,没有不想马上网红,马上来客人的。没有谁喜欢冷冷清清的店,店铺老板和服务员不喜欢,去消费的人也不喜欢。大家来到线下,就是想要那种网络生活给不了的热闹和轻社交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