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徐汇西岸、民生筒仓之后,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继续选择滨江区域落地。相比于往届展陈主要在室内,本届SUSAS展示的空间极大延伸。策展人北川富朗召集全球艺术家,在杨浦滨江5.5公里的工业带上,依托建筑立面、工业设施、地面等现有场景,专门创作“大地艺术”作品,并永久保留。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为使艺术家们的创作落地,主办方协调市、区两级财权和事权,在城市治理方法和制度创新层面探索城市更新的新可能。本文为对2019 SUSAS执行单位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的访谈。

 

 

 

上海的社区更新与基层管理的进化同步

 

UC:城市更新在每个地方逻辑不太一样,比如杭州的“未来社区”以智慧硬件的方式切入。在你们看来上海的逻辑是怎样的?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社区更新是上海城市更新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市、区两级政府在这上面非常花力气。此外,这几年我们观察下来,上海的社区基层力量,即街道这一级的管理水平非常高。很多事情只要街道理解你的方法,他们能灵活地把可用的行政管理工具都调用起来,推行下去。

 

在一般认识中,行政干部在市、区一级经过培训后,会比较规范,到了社区基层更多是对居民做托底工作。但在我们接触到上海的社区基层干部,仍然感慨水平之稳定、体系之成熟,他们会主动去做一些事情。因此,上海的社区更新是跟基层管理自身的进化同步进行,带着市民一起往前走。这比自上而下从经济层面上给社会带来活力,但下面又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的情况不太一样。

本期嘉宾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的常设执行机构。自2015年举办首届艺术季以来,两年一度的盛世,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打造具有“国际性、公众性、实践性”的城市空间艺术品牌活动,试图通过艺术季活动达到改善生活空间品质、提升城市魅力的目标。

△《城市中国》077期《社区规划师:微更新中的沟通与合作》采访了众多学者和从事一线规划的不同身份的规划师,试图总结出中国语境下城市内部社区规划的某些特色。(点击购买)

仓山,本土更新,不啻于变新

#City Renovation

历史性城市景观: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理念

#City Renovation

More  Latest Works

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策划 / 崔国

采访 / 崔国+谭健宁+李娟

编辑 / 宋代伦+潘晔

新媒体编辑 / 唐菲

设计 / 林记工作室

基层参与更新的积极性高,所以很多街道自己提出更新思路,并且可以不断做主动性的调整。这跟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也分不开。市里这几年一直在抓街道自治权的下放,让街道真正有自治之实。自治权一方面是权力,更大的是自治的责任。原先街道/镇都有招商的责任,通过招商引资为地方税收、经济做贡献。2015年开始,招商引资的责任从街道一级去掉了,因为一做招商引资,整个思路方向就是迎合愿意进来的那些人的想法,很多精力牵扯于此。现在街道主要职责就是做好所在社区的自治,管好市民的生活。因而需要给街道很多区别于以前的新的管理工具、原则、事件。比如“三个美丽”建设(“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不少街道会去申请“三个美丽”的资金。一方面得益于上海市级财政较充足;另一方面,街道作为社会“毛细血管”层级,把社区行政基底做好,是一种责任。所以街道对城市更新表现出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重心,必然会积极。

 

总而言之,当在制度和机制上给基层支持、授权,或往适应城市更新的方向调整,基层自然会往这个方向做。当然,前提是基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愚园路“美丽街区”建设实施架空线入地工程,图为工程实施前后对比图。图片来源:上海长宁

这次空间艺术季的案例展、联合展,有不少是街道积极推进的,比如静安的彭浦镇(案例展),黄浦的南京东路街道(联合展)。背后诱因是整个城市都在朝城市更新的大方向努力,大家希望将社区的变化拿到市级的活动中去展示,也并不会觉得街道仅是第三级的政府,参加市里的活动会有隔阂或不适。

 

△由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等单位主办的“相遇·贵州路”展览以贵州路为线索,通过影像、文献、图片、研究的梳理,展现这片街区所经历的七十年之变迁。摄影:田方方

绿之丘

 

绿之丘的前身是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烟草集团仓库。在2016年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宁国路码头附近的烟草仓库本计划拆除以拉通滨江景观带。但在盘活工业建筑和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更新改造呼声日盛,遂行保留改造。改造后的烟草仓库通过创造性划分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置立体绿化等手段,打通了城市与滨江之前长久以来的阻隔,使之成为一个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

△绿之丘。图片来源:ArchDaily

从室内到室外,从临时展览到永久性作品

 

UC:这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促进中心:原来艺术季提出过几个目标——每办一次,城市空间美化一片,文化热点传播一次,国内外大师作品沉淀一批。办了两届后,部分目标已经实现,但是作品留存这一项始终没做到满意。前两届的展览都是借展,展后没有在本地留存下来。

 

留存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无论资金还是选址。例如SUSAS作为市级层面的活动,展览的部分资金来自市级财政,但展览活动必然在区一级所属的空间开展,那么用市级资金投入的艺术作品仅落位在任何一个单独的行政辖区都缺乏合理性、合规性。其中牵涉了大量制度、流程、公平性、法律等问题,这也正是城市更新需要打通的制度创新的关键领域之一。

△毛麻仓库周边,以及其北侧的小白楼,其东侧的两个船坞是2019 SUSAS的主场馆。图片来源:上海头条

杨浦滨江本身基底条件不错,在这里办艺术季,就是奔着在滨江留存一批作品而来,也是试图在城市更新制度创新方面往前迈一步。基于这个前提,我们找到北川富朗作为总策展人,留存作品的资金也是区里出的。因此,从室内走向室外,从临时展览作品到永久性作品,是这次艺术季最大的突破。(延伸阅读:杨浦南段滨江全线贯通,在这里“相遇”城市公共艺术)在毛麻仓库的作品,也是专门为2019 SUSAS创作,不是借现成的展,这些都是根本性的变化。

△SUSAS在杨浦滨江设置的公共艺术作品。图片来源:SUSAS官网

这一届SUSAS在时间上也做了调整,配合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我们把开幕式放在了九月底,一个特别适合开展室外活动的季节。在主展场船坞里举行的开幕式(包括彩虹合唱团的演出和灯光秀作品),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大家猛然意识到这些旧空间原来有这么强的新价值,空间价值。

△彩虹合唱团与灯光艺术作为开幕式现场的展演。摄影:宋敖

《城市的野生》 公共艺术作品  ©️浅井裕介

 

人、自然、物、历史、过去现在未来、各式东西在这里相遇,存在着无比的生命力,创作者想将这种生命力转换为可视化的作品。这件作品不是将新制作的物品搬来此地,而是将刺青般的画“刻”在场所中。作品使用象征人工制品的斑马线白色材料,制作出植物征像的花朵,移动生物征像的鸟类,透过它们来探讨在城市中“自然”的存在方式。

 

△《城市的野生》   摄影:田方方

艺术季是为填好空间底色

 

UC:艺术季之后,主展场还能继续运营吗?

 

促进中心:在本届空间艺术季之前,杨浦区已考虑过很多关于船坞的改造方案,城市设计也做了很多轮。但做完城市设计还只是空间层面,空间内植入哪些城市功能才是最棘手的,缺乏头绪的,所以这次艺术季也是想借空间事件探索一下船坞的作用潜力。实际上杨浦滨江并非孤例,上海乃至全国很多城市更新空间都缺乏好的运营主体。在没考虑好运营前,轻易草率地去改造城市旧空间,改了也不知道为谁而改,供谁使用,价值为何。

 

在杨浦滨江5.5公里沿线共1.8平方公里的片区里面,船坞、毛麻仓库、绿之丘等几个单体做出来了,但大量近边区域的更新建设都还没跟上。如果背后腹地的整体功能没有起来的话,是没有足够的活动和需求去支持这些单体的运营的。目前,大部分来滨江的人把这里当成公园来逛,并没有当作有一定功能的空间。人们会说,杨浦滨江风景很美,大家都可以来看一看。但是如果让市民到这边贡献消费,进行商业活动,还要等后面的地块陆续开发起来后,才会有活动输出。空间艺术季是市级的活动,它本身不需要考虑运营,能做的是第一步,重新发现空间价值进而引流,后续这个地方还有很多工作亟需跟进才能实现运营自给。

△滨水公共空间与其腹地的联系。图片来源:ArchDaily

UC:但是这已经好过其他地方连公共性都没有,很多场地市民都没法当成公园来逛。

 

促进中心:这其实是调整了城市发展的逻辑,即一定要着力先把最基底的城市空间底色给填好。即使速度稍微慢些,也一定要保证高品质,但是这样做,需要政府先期大量的投入。

 

比如东端的杨树浦电厂,设计要求南边靠江的两栋主机的房子当作工业遗产保留,北面的地块是开发地块,南北中间留了一条公共通道和一个小广场,连接杨树浦路和滨江空间。整个项目的布局、规划指标一直在调整,需要每个地方做的很精细,把整体效应做好,才能够对得起滨江的品质。从民间到区级政府,都希望好的物业、商家入驻滨江,但必须杜绝的是大家当“二传手”——进来以后转手卖掉,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像百年老店那样长期扎根在此。

△2019 SUSAS期间每晚都会上演由日本著名影像艺术家高桥启祐和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共同创作的影像音乐作品《相遇·杨浦滨江》。摄影:田方方

△《天外之物》   摄影:田方方

 

《天外之物》 公共艺术作品  ©️刘建华

 

作品《天外之物》选择了从天而降的雨滴造型,造型抽象、安静、纯粹,从自然的形态中抽离出来,同时与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迹象》及个人艺术语言相关。单纯抽象的雨滴形态,会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及艺术的密切关联,人们在当今快速工作生活之余,体会艺术带来的轻松、愉悦的感觉。作品的颜色采用荧光材料,通过光能的作用,使人们在晚上也能看到该艺术作品的形态,在造型顶端置放一个激光灯,晚上激光灯直射天空,长长的激光射线让人感受到水滴造型似从天而降。

 

 

 

现有程序仍在发挥作用,亟需符合城市更新逻辑的技术管理规则

 

UC:通过这次空间艺术季,对城市更新的规则、路径有什么看法?

 

促进中心:杨浦滨江是上海典型的老工业厂区,涉及到棕地的更新和改造。和北京首钢遗址公园不一样,杨浦滨江没办法整体开发,因为它的土地是一块一块讨论、出让,先期设计做的再好也意义寥然。分小块讨论的情况在此次艺术季表现十分明显。毛麻仓库原来是要拆的,现在保留后效果不错;绿之丘原来是个大仓库,滨江贯通时因为压着滨江贯通道,所以切掉一部分,一点点拆改出现在的样子。所以我们前期的规划需要更有弹性,让更多的建筑师去创作,还有艺术家和运营方一起合作。

 

滨江贯通最早是市里面的整体布局,先贯通,后面还要继续提升空间品质,要延伸腹地。作为公共空间的滨江就是需要很多设施,不断地有新内容注入才能有活力。原来局里(原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对滨江空间配套设施的量控制的很严,现在慢慢也有不同的想法。

 

现在上海、深圳都有城市更新的管理制度,都有行政上体制机制的调整,但是规划技术调整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的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大部分都是针对新开发项目,比如密度、高度、覆盖率、间距……这些是基于新建片区的空间尺度做的设计指导。当这套规则用在更新类项目上时,会觉得不太适应、不太合规。因为城市更新片区的肌理是既有的,建筑在那里,不是想移就能移开,想调整就能够调整,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建筑质量等原因,要尊重这种既成事实。所以,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让大家接受一个既有的空间对象,观察和分析值得保留的优点。为实现这点,技术上就要做相应的调整。如果将这个过程比作创作雕塑的过程,那么原有的城市开发是泥塑,而城市更新就像做根雕,需要先去分析手里的材料,就着既有韵味来做。但是现在相应的技术管理手段和原则还不清晰,现在大家碰到的都是这种困境。

 

按照城市更新的大目标导向,对待现有技术就不会一味迁就既有技术规则,但每一个更新项目的落地都还要经过现有规划、建筑等领域的法定程序论证。像毛麻仓库都是开过历史风貌保护专家论证会才得以保留下来,现有的审批、管理程序仍然在发挥作用。不过,现在的主要议题是,城市面对大量的城市更新需求,如果全都靠既有程序,靠个人、专家意见的堆积才能缓慢推进的话,大家也会有争议。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符合当下城市更新逻辑的技术管理规则。

△《起重机的对角线》  摄影:田方方

《起重机的对角线》 公共艺术作品  ©️费利斯·瓦里尼 Felice Varini

 

《起重机的对角线》是在一组三架橘黄色的起重机上形成的。作品的主旨是希望赋予这些已经被淘汰的起重机、这些过去的回忆再一次的生命。从起重机东侧的一个定点可见一个几何形式的构成,这种构成将起重机之间彼此共振。移动的观众将看到这些金属结构间大量空间的变化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