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是座鲁南小城。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地级市计算的GDP排到了山东倒数第一。但京沪高铁在经过枣庄时却设了两站(滕州东、枣庄)。铁路经过不发达的地区,已经是铁路线路规划时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原则,目的是为了通过道路建设拉动地方发展。只不过事与愿违,如今高铁线路的建设往往成为超大规模城市吸干中小城市人才、资源的快速通道。此话题暂且按住不表。

 

与济宁相似,枣庄也出现了孪生城的城市布局:老城市中区,新城薛城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委市政府西进薛城区,之后围绕市府大楼建设枣庄新城。枣庄市的主要资源也都集中到了薛城区,京沪高铁也选择贴近薛城区设站。有意思的是,现在京沪铁路上的枣庄西站原先是枣庄站,现在的高铁枣庄站建设之时称枣庄西站。2010年6月起,因为给京沪高铁站名让路,枣庄西站和枣庄站又互换了站名。

 

 

 

高铁站的“规则”

 

枣庄站所在的薛城区,人口和经济产值均不及隔壁滕州市的三分之一,人均收入水平也略低于滕州。但因为是市区所在地,因此高铁站规模大过滕州东。规划中的济枣高铁,经过老城市中区设枣庄南站,占地面积更是翻倍。

 

 滕州东站  8000平米,2台4线

   枣庄站      10000平米,2台6线

   枣庄南站   20000平米,2站6线

 

高铁站越修越大,是伴随中国高铁速度而来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的火车站从什么时候给人以“大”的印象呢?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相继落成,其中包括北京火车站。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实际也是国家十大建筑,是建国十周年献礼工程。火车站和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农展馆等一道,树立了国家建筑的基本样式。大,是国家建筑最明显的特征。

鲁南孪生城

#Hyper-China

基建城市化与在线城镇化

#Hyper-China

More  Latest Works

编辑
宋代伦

本文所述画轴相应展示

截图来自《十三邀》对话马岩松。

而奠定当代高铁站样式的中国现代化火车站,是1987年底建成的上海火车站,即新客站。现在火车站习以为常的元素都在此开创:自动扶梯,高进低出,跨线候车,南北开口,候车室空调,旅客地道,计算机信息监控,广播系统……最重要的是,外立面消除了民族式建筑特色,设计服务于功能,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

 

1988年和2000年的上海火车站。图片来自网络

千站一面

 

因“快”而牺牲多样性,这是加速的中国城市化的通病。中国城市的高铁站并非没有设计,但为什么又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呢?究竟是哪些要素构成了高铁站的面相?

 

△《中国式造城》政府机关建筑面相学图解。

《城市中国》04期“中国式造城”中,对政府机关建筑外观要素进行分类,形成一套政府建筑面相学。基于此分析方法,《城市中国》对京沪(杭)高铁沿线的高铁站也进行面相学分析,并形成面相要素排行榜:

△京沪(杭)高铁各站面相要素排名。制图:唐菲

△京沪(杭)高铁各站面相轮廓图。制图:林记

大而无当,可能是对中国高铁站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为了追求速度,高铁线往往在市郊或荒野开辟新站。又因为高铁站本身的大,导致围绕高铁站规划建设的高铁新城尺度巨大,无法形成适宜的商业气氛和持续的人流密度。

京沪(杭)高铁各站及周边卫星图。

正如在 高铁里外的“标语中国”| 超·中国② 里提到的,中国高铁站作为国土空间的压缩性象征,是一种国家形象,与政府建筑并无二致。国家建筑是稳定与安全的象征,因此很难有建筑和空间设计上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高铁站既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又难以成为标志性建筑。

 

 

 

县市高铁——一种社区中心的视角

 

实际上,如今三四线城市,乃至县的高铁站日益增多,其开发建设不应该遵循超大城市的效率至上的逻辑,而应该更加考虑综合开发,且应该尽快提上日程。至少有几点思考:

 

第一,商业的本质就是聚集,高铁站具有天然的聚集人气的作用。在大城市当前以疏解人群的诉求下,大体量的独立车站建设尚且可以理解(但也必将走向综合开发,唯一的阻碍可能是国铁的产权问题)。但在县城、小城镇,高铁站应该顺应聚集特点和高标准建设的优势,建设成为交通、商业、社区文化多目标的交流中心,而且是单体建筑。否则建设高铁站、又建设不切实际的站前广场,希望人们在站前广场周边形成聚集,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桐庐县高铁站。摄影:崔国

第二,精细化的土地开发势在必行。原先城市需要拉动,我们习惯了将高铁站布局在城区之外,在城与站之间留下空白,然后再用低效的土地开发模式将这一“空白”区域填满。然而西南交大TOD上海研究中心朱晓兵曾指出,我们原先的战略眼光不够,这种开发往往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发现其落伍之处。例如上海一号线莘庄地铁站,才启用了仅十年,就已经完全跟不上今天的城市发展诉求,而不得不花费更高的成本,在现有的规交站房之上做改建、加建。日建设计的东京涩谷站的加建改造在被人称赞想象力和精细化之余,其付出的成本却是让人无法承受的。

 

有人会反驳称,县级市一开始建设过高标准并不实际也不科学。但必须要说,完全可以在一开始为未来的加建留有余地,例如留足给未来加建开发的建筑柱网,一旦时机成熟,不需要付出太大成本,又能够为更新提供条件。这才是上选,实际上这种做法在香港亦早有经验。

编辑
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