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连接的象征,但并不总是连接的通廊,还在某些时候代表了不可逾越的边界。

 

从德州到临清的约100公里冀鲁边界,基本与大运河道重合。基础设施与行政边界的重合,行政壁垒更加凸显,使得临河城市不能跨河发展,运河运输能力也遭到忽视,运河省界一同造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畸形。省界之下,地级市界也发挥了区隔的作用。

 

冀南鲁北的“大运河壁垒”

沧州运河里的“水荒中国”

#Hyper-China

鲁南孪生城

#Hyper-China

More  Latest Works

编辑
宋代伦
制图
唐菲

大运河德州到临清段。

德州是大运河、京沪铁路、高铁自北向南进入山东的第一站。不过与河北南运河一样,德州的南运河只是与主城区擦了个边,相比漳卫新河主景观带,存在感很低。大运河在这里,只是作为纯粹的行政边界存在。不过与其他地方相比,德州有一块地界越过运河与河北故城县接壤。片区内有大量的工厂、园区、住宅。为显示跨地界的融合发展,还专门有园区命名为衡德创业园。但另一方面,德州又把重化工业这些财政大户划到了自己的地界。或者说,因为这些化工厂在运河以西,行政边界才突破了大运河。

 

本文所述画轴相应展示

运河西

衡水阜城县,村镇

衡水景县,村镇

多出一块,与河北故城县接壤

衡水故城县,县城

衡水故城县建国镇

邢台市临西县,村镇

 

运河东

沧州东光县,县城

沧州吴桥县,县城

德州德城区

德州武城县,村镇

德州武城县老城镇

聊城临清市,县城

 

德州德城区大运河西侧片区。

大运河在临清出现了分叉,京杭运河主航道拐弯南下去往聊城、济宁。另一支卫运河继续向西往河南,即历史上隋唐古运河的流向。因为处于元明时期大运河“裁弯取直”工程的节点,所以京杭运河贯通后,临清繁荣了近500年,跻身中国三十大城市之一。临清运河钞关,是大运河上仅存的国家税务机关遗迹,是国家权力的直接体现。但所谓“有多热就有多凉”,如今的临清只是华北无数普通县城中的一个。直到1996年京九铁路的开通,才让这座运河名城有了现代的速度。

 

德州德城区大运河西侧片区。

从德州到济宁的大运河山东段,因为地处黄泛区,历史上国家权力频繁介入进行开凿、疏浚、引水等工程。除了元明的南北贯通工程,还有现代的引黄工程、南水北调东线等。运河的名称也在不断变化:会通河(卫运河)——小运河——位山引黄西干渠——流入黄河——梁济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直到济宁港航跃进港,大运河才终于拥有了通航功能。

 

行政壁垒,加上功能性的衰落,使得济宁以北的鲁运河,与沿线城市的关系变得尴尬。相较于苏南诸城运河的穿成而过、与城市共生,大运河在山东显然不受重视得多,运河流经地区大部分仍是一片村镇、荒野。从德州到济宁,这些沿河城市在人们相当热衷的城市比较话题中也几乎完全失语。交通基础设施在驱动中国城市化加速的同时,也在加速边缘化众多中小城市。

 

京杭运河沿线城市与运河相对关系图。